[实用新型]自行车安全车锁无效
申请号: | 91217947.3 | 申请日: | 199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0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三管特种制锁厂 |
主分类号: | E05B71/00 | 分类号: | E05B7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俞柏其,董力平 |
地址: | 浙江省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用车锁,特别是一种具有安全防撬特性的车锁。
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用于防止车轮转动的插销锁,如前轮插销锁,其紧固车锁的卡箍是直接与锁体抱箍连结的。这种连结方式使螺钉等紧固件的操作部位(如钉帽)外露,极易给窃车者钻空子。为了防窃,一些生产厂家在车辆出厂时用专用工具将车锁固定住,并将操作部位人为设障,以防用常规工具卸锁。但这又给维修保养带来不便,特别是锁销部位易结污垢甚至生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上锁后外力无法卸锁且方便于维修保养的自行车安全车锁,以克服上述之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在锁体与卡箍之间设置一托板。该托板与卡箍通过螺钉连结抱箍在车架的前叉或后轮支架上,螺钉穿越托板凹陷处的通孔拧入卡箍的相应螺孔内并紧固。锁体嵌入托板内,并通过锁栓穿越托板两耳侧板上的固定孔并上锁后定位的。上锁后的锁体将连接于托板和卡箍的螺钉钉帽完全遮挡,使锁体与托板及卡箍连成一体,外力无法撬开。实现上述功能的锁栓必须具备开锁后能卸下的结构特征。本锁栓在导槽的一侧开有一脱卸口。在开锁后,将脱卸口对准位于导槽内的定位销并转动锁栓,脱卸口迫使定位销退回,锁栓上的导槽脱离定位销,锁栓退出卸下。为防止意外上锁,导槽的内端还设有一拐角,开锁后定位销进入拐角内制动锁栓。
以下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沿图1A向示意图。
参照图1、图2,在锁体1与卡箍5之间设置一托板3。该托板呈凵型,凹陷底板上有两通孔,螺钉2穿越通孔后拧入卡箍的相应螺孔内,使托板与卡箍抱箍于车架上。锁体1为长方体,座落在托板内,并有一定位螺钉4将其固定住。托板两耳侧板上分别开有两固定孔11。锁栓10从圆孔的一端穿越锁体后插入另一圆孔内。上锁后的锁栓将锁体与托板连成一体。同时,锁体将螺钉2的钉帽完全覆盖住,外力无法拆卸锁体及卡箍,起到了安全防撬作用。当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零件时,可通过脱卸锁栓来实现。在导槽8的一侧开有一脱卸口6。脱卸口为一光滑弧面。开锁时,锁销12脱离锁槽7,锁栓10被弹出,锁栓受插入在导槽内的定位销13限制而定位。当手推锁栓使脱卸口对准定位销时,顺时针旋转锁栓,定位销进入脱卸口内并被迫缩回孔内。当锁栓旋转使定位销完全缩进并滑出脱卸口时,外拔锁栓即可卸下锁栓。为防止意外上锁,在锁栓导槽的内端设有直角拐角9,开锁后,顺时针转动锁栓,定位销插入拐角9内,以锁定锁栓。上锁前,先逆时针旋转锁栓,使定位销脱离拐角,然后推进上锁。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锁后的锁栓固定锁体,且固定卡箍的螺钉操作部位不外露,使车锁的安全性能得以提高。脱卸式锁栓还方便于维修保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三管特种制锁厂,未经慈溪市三管特种制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79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