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爆特殊型蓄电池单轨吊无效
申请号: | 91218597.X | 申请日: | 1991-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1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马腾;崔林;刘鸣放;周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煤炭科学研究所;平顶山矿务局七矿 |
主分类号: | B61B3/00 | 分类号: | B61B3/00;E21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特殊 蓄电池 单轨 | ||
本实用新型用于矿山运输,特别适用于井下独头掘进巷道内输送人员,长大物料和散装物料。
现有的井下辅运单轨吊类型,有钢丝绳牵引单轨吊;防爆柴油机单轨吊;西德产隔爆型蓄电池单轨吊。以上各类型单轨吊技术特点可参阅:《单轨吊介绍》——山西煤炭杂志85年第一期,《FND20Y内燃机单轨吊鉴定资料》——河北省煤科所:86.10,《GDD140钢丝绳单轨吊鉴定资料》——河南省煤科所,87.1,《BZ43-2-31型蓄电池单轨吊说明书》——西德Scharf公司,88。
单轨吊用于井下巷道,特别是开拓掘进巷道内,由于巷道长度每日延伸,运距不断延长,钢丝绳牵引单轨吊虽具有低噪声、无污染的特点,但其端头锚固点须经常移动,操作调整不方便,且运距受限,牵引绳系也较复杂;柴油机单轨吊虽运行灵活、无运距限制,但其噪声和废气污染较大,特别在掘进独头巷内通风状态不良时,对司机和掘进工作人员影响严重;隔爆型蓄电池单轨吊,虽可一定程度避免前两类单轨吊的弱点,但由于隔爆型蓄电池体积大、重量重、价格昂贵、易损坏、且其电机至驱动轮之间传动方式结构庞大,致使该类单轨吊无用功耗大大增加,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具有低噪声、基本无污染、无运距限制、可多分支运输、造价低廉诸特点的,特别适宜于在井下通风不良、有易燃易爆环境且又不断延伸的独头掘进巷中进行往返运输的新型单轨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具用双向绞接功能的连接轴将司机车、驱动车、紧急制动车、电源车、承载车组成运行整体,穿挂在工字形悬挂式单轨轨道上。由电源车上所载可更换的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源提供动力,驱动由直流电机、分流定比机械减速装置、摇臂机构、驱动轮组成的驱动车,从而带动单轨吊整体运行。其运行时的正常制动是由每个驱动轮内安装的制动装置完成。
由于本实用新型单轨吊采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源做动力,所以即使在通风不良的井下独头掘进巷中也可保证单轨吊运行时对周围环境基本无污染,而且重量和造价都较隔爆型蓄电池电源或隔爆柴油机低得多,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安全程度也更高;采用直流电机→定比机械减速装置→摇臂机构→驱动轮的驱动形式,可兼有直流电机的软特性和过载性以及定比机械传动的高传动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单轨吊的驱动装置可制作得较其它动力牵引型单轨吊的同类装置重量要轻、价格要低,且运行噪声小。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动力源和驱动形式,还可使本实用新型单轨吊在蓄电池组容量范围内无运距限制,并可在主单轨轨道和多个分支轨道上随意运行。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旋转90°)。
图中:1.司机车 2.驱动车 3.分流定比机械减速装置 4.直流电机 5.摇臂机构 6.驱动轮 7.紧急制动车 8.电 缆 9.隔爆插销 10.电源车 11.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源 12.减震装置 13.承载轮 14.连接轴 15.悬挂式单轨轨道 16.承载车 17.蹄式制动装置
图1所示实施例中是将司机车(1)、驱动车(2)、紧急制动车(7)、电源车(10)、承载车(16)等运行车体之间用具用双向绞接功能的连接轴(14)连成运行整体。各运行车体顶部均装有承载轮(13)并穿挂于悬挂式单轨轨道(15)上。电源车的4个减震装置(12)下方用4个圆销吊挂着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源(11),该蓄电池电源又通过可分体的隔爆插销(9)用电缆(8)与直流电机(4)连接,因此,该蓄电池电源在动力源车上是可更换的。单轨吊运行所需动力是由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源输出直流电流,通过隔爆插销、电缆和公知的直流电机调速换向装置输入直流电机,该电机输出轴直接带动高效的分流定比机械减速装置(3),将机械力分流传至对称的2个摇臂机构(5)上。摇臂机构的输出轴上装有驱动轮(6)。由于摇臂机构的特点,这对驱动轮可由外力(弹簧力或液压力)压紧在悬挂式单轨轨道“工”字形的立筋两侧,直流电机转动时将带动驱动轮在单轨轨道上摩擦滚动,由此,带动驱动车进而带动单轨吊整体运行。该单轨吊正常的工作制动由装在每个驱动轮内的蹄式制动装置(17)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煤炭科学研究所;平顶山矿务局七矿,未经河南省煤炭科学研究所;平顶山矿务局七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85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