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光计速调器无效
申请号: | 91218855.3 | 申请日: | 199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98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存义;王庄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3/02 | 分类号: | G01J3/02 |
代理公司: | 陕西师范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富斌,申忠才 |
地址: | 71006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光计 速调器 | ||
本实用新型属光学器械技术领域。
分光计是光学测量中的重要仪器,广泛应用教学,科研和生产。分光计在测量前必须调节,调节过程十分繁琐而费时。现时的调节方法是通过分光计上的望远镜寻找分光元件的工作面反射入望远镜中的绿十字(调整叉丝的像)。由于望远镜的视域很小,分光元件的工作面反射出的绿十字可见度很小,因此要在望远镜中发现绿十字很困难。为了寻找绿十字必须调节望远镜的仰角和平台的倾角,而这种调节完全是盲目进行。为了克服分光计的调节困难,许多人对分光计的调节方法进行了探讨。《物理实验》1986年6月刊登暨南大学张志雄的文章“试论分光计的调节原理和调节方法”一文和1988年10月刊登陕西师范大学王存义“分光计的镜外看像速调法”一文讨论了分光计的调节问题,但都限于对原有方法的改进,均未提供出一种有效而廉价的器械来解决这一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光计的速调器件,提高分光计的调节效率。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前后两端带有边框的平面板,前边框右侧带有开口,可装于望远镜筒之上并用螺钉固定,后边框分上下两半,上半框与平面板连成一体,下半框可用螺钉与上半框连结固定,前后两边框中心的连线应在平面板或与平面板平行的某个平面之内,此装置装于镜筒上时,镜筒穿过两边框,两边框的中心连线与镜筒光轴重合。(2)装在平面板下侧的小灯泡,用作光源;(3)光导纤维(应由多根构成)某一端装于小灯泡周围,用于接收小灯泡发出的光,另一端置于前边框前沿面上,构成环绕边框中心的发光点群(或发光环带)。安装时使边框环绕镜筒使平面板呈水平状态,使望远镜光轴在平面板的某个平面或与平面板表面平行的某个平面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把分光计调节时镜内寻找目标(绿十字)转变为镜外寻找目标(含有缘十字的发光点群的像),克服了盲目性,提高了目标的可见性。
分光计调节的关键是使望远镜的光轴与仪器的公共转轴垂直,即与平台上分光元件的工作面垂直,使用本装置进行分光调节时,可将平台上分光元件的任一工作面对准望远镜物镜的左边,观测者沿望远镜左侧向分光元件看去,则可看见前边框上的发光点群或发光带的像,望远镜的分划板上的十字叉丝的像即缘十字,必然在光点群或光带像之内,然后用 1/2 法调节平台下的螺钉和望远镜的俯仰螺钉,使缘十字的横丝正好落于平面板之上表面内,观测者沿平面板上表面看去,以能看到缘十字的横丝为准,然后将望远镜或平台绕分光计转轴稍作转动,则从望远镜中必然可见到缘十字,若缘十字的横丝和调整叉丝不完全重合,则用 1/2 法稍作调节即可。对所用分光元件的每个透光面都如此调节,则可迅速使望远镜的光轴与分光元件的每个工作面达到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改镜内寻找目标为镜外寻找目标便于发现目标,克服了盲目性:(2)改寻找缘十字为先找发光点群或发光环带的像,缘十字必在发光点群或发光环带的像内;(3)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4)成本低廉,性能可靠,便于批量生产;(5)既能与现有的分光计配套使用,也可与旧有的各种型号规格的分光计配套使用,方便用户。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制作成各种造型,但其原理不变。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中1为前边框,2为光导纤维,3为小灯泡,4为后边框,5为螺杆,6为螺帽,7为发光点,8为平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88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