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闭取芯工具无效
申请号: | 91218861.8 | 申请日: | 199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79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25/00 | 分类号: | E21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井取芯用密闭取芯工具。
密闭取芯工具是在钻井过程中进行岩石取芯的一种常用取芯工具。这种取芯工具对于提高岩芯质量和岩芯收获率有比较好的效果。密闭取芯工具一般由内筒、外筒、岩芯爪套、岩芯爪、取芯钻头、密封活塞等主要零部件组成。在现有技术中,密封活塞由销钉固定在取芯钻头上,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密封活塞固定在钻头上,每次出芯完毕重新下钻之前,必须先卸下钻头才能重新组装和固定密封活塞,这种方法操作步骤多,占用井口时间长;2)在多次拆装钻头的过程中,很容易损坏钻头切削齿,降低钻头的使用寿命,增加钻井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操作简便,并能保证岩芯质量和岩芯收获率的密闭取芯工具。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内外岩芯筒组合组成。内筒组合由岩芯爪(17)、爪套接头(10)、内筒(8)、分流接头(2)组成。外筒组合由外筒(9)、外筒短节(7)和上接头(1)组成。上接头之下联接分流接头(2),外筒下端联接取芯钻头(18),密封活塞(由活塞体(12)和活塞头(19)组成)通过销钉(14)固定在岩芯爪(17)上端的密封环(15)上,止推环(15)被压持在岩芯爪套(11)和爪套接头(10)之间,密封丝堵(6)密封在分流接头(2)上。取芯钻进时,密封活塞头(19)首先接触井底,由于钻压的作用,密封活塞的固定销钉(14)被剪断,之后钻头接触井底,而密封活塞完全进入内筒。此时,内筒内的密封液开始被挤出,在井底形成保护区。随着钻头钻进,岩芯不断形成和增长,推动密封活塞不断上行。由于内筒上端是密封的,故筒内的密封液就必然被入筒的岩芯所挤压,且只能从工具的内环隙作相应的等体积排出,排出的密封液立即涂抹在岩芯柱表面形成保护膜,同时,在井底岩芯柱周围形成一定范围的保护区,从而达到保护岩芯免遭泥浆污染的目的。出芯时,将外筒坐在井口,卸开上接头(1)与外筒短接(7)之间的丝扣,提出内筒,卸开岩芯爪套出芯。出芯完毕,洗净岩芯爪、岩芯爪套、密封活塞、止推密封环,用销钉将密封活塞和止推环密封环固定好。检查岩芯爪、岩芯爪套“O”型密封圈是否完好。然后将岩芯爪套、岩芯爪、密封活塞、止推密封环装好,联接到爪套接头上,插入外筒上紧,即可灌密闭液下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工具采用密封活塞固定在密封止推环上的结构,每次出芯后便于工具的重新组装,操作简便,占用井口时间短;2、由于每次出芯时不需要卸下钻头,所以可以避免钻头切削齿的非钻进损坏,有利于提高钻头寿命;3、本实用新型的活塞体在岩芯爪之上,对岩芯爪没有影响,克服了活塞体顶坏岩芯爪的缺点,有利于保证岩芯收获率。
附图为密闭取芯工具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上接头(1)、分流接头(2)、垫圈(3)、螺栓(4)、“O”型密封圈(4),丝堵(6)、外筒短接(7)、内筒(8)、外筒(9)、爪套接头(10)、岩芯爪套(11)、活塞体(12)、“O”型密封圈(13)、销钉(14)、密封止推环(15)、“O”型密封圈(16)、岩芯爪(17)、取芯钻头(18)、活塞头(19)。其中活塞体(12)和活塞头(19)组成工具的密封活塞,活塞体(12)由销钉(14)固定在密封止推环(15)上,密封止推环(15)被压持在爪套接头(17)和岩芯爪套(11)之间。钻进取芯时,活塞体(12)和活塞头(19)组成的密封活塞位于岩芯爪(17)的上端。活塞体(12)和活塞头(19)之间由螺纹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所,未经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8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开罐头瓶
- 下一篇:双电源驱动风扇式遮阳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