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取汁器无效
申请号: | 91219312.3 | 申请日: | 199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1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松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法合营葡萄酿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专利代理服务部 | 代理人: | 徐慰明 |
地址: | 30040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汁器 | ||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果汁、酿制果酒过程中及类似场合不同物态的一种分离器具。
在制取果汁、酿酒之类加工过程中,如在发酵、澄清、勾兑等工序等之后,通常需要进行固/液物态分离处理。目前可采取的分离方式主要有:离心分离,用泵抽取分离,肘形管分离三种类型。离心分离和肘形管分离需购置离心机、肘形管等专用设备,这些设备多从国外进口,价格比较昂贵,一次性投资大。国内最普遍的是用泵直接抽取分离,它是将泵的管道口直接放置在盛放澄清汁和混汁的大罐的澄清液处,开泵直接抽取,十分简单方便,但由于对沉淀物的直接吸力大,不是吸入沉淀物达不到分离的目的,就是不能取尽清汁,即清汁得率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影响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配合泵使用、投资少又能有效提取汁液的取汁器产品。
可采取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目的。它由抽液管和壳状隔离件组成,使抽液管的下口位于壳的低点处,与隔离件之间留间隙后两者固定连接,即构成取汁器整体。
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是取汁器结构示意图。
抽液管1可为圆柱形、棱柱形或其它形状的管筒结构,它的作作用在于形成抽吸液汁的通道;隔离件2主要用于阻挡固质沉淀物、形成隔离层,它可为碟形、碗形、倒锥形或其它形的壳状构件;抽液管的下口位于隔离件壳状的低点处,并与隔离件之间留出间隙;利于抽吸液汁、还可再次阻挡固态物质;抽液管与隔离件两者固定连接成一整体即可。抽液管下口与隔离件之间的间隙可以是孔、缝隙结构;两者的连接可以由抽液管的管口在几处直接与隔离件焊接连接而成,周边上既留有缝隙,又焊接成整体,也可以采用支架、连接杆等中间构件进行连接;两者的安装位置则可依隔离件的形状酌情选定。
附图所示实施例中,抽液管1为上端口处有连接用螺纹及定位凸台止口的圆柱筒形构件,且圆柱筒的下口略向内收缩,螺纹及凸台止口便于与泵管道进行连接,下口向内收缩利于液汁流动。隔离件2为球弓形壳状构件,各处无棱角、圆滑过渡、减小阻力,利于收集液汁供抽液管抽吸。抽液管与隔离件的位置关系按:抽液管中心线与隔离件口面中心线重合,下口位于球弓形顶点处、与隔离件之间留均匀缝隙进行安装,两者通过连接杆3固定连接,既减轻重量、又保证连接强度。
取汁器的结构件最好采用不锈钢,如AISI316制造。
使用时取汁器通过抽液管口的螺纹与泵管道口连接,将取汁器伸入已将果汁抽至大罐入孔之下的澄清果汁里,在照明条件下已见清汁和混汁的分界面,开泵,并继续缓缓将取汁器的隔离件向下放,清汁通过抽液管与隔离件之间的缝隙不停地被抽吸走,而沉淀物被隔离件所阻挡、隔离,不会抽到混汁,直至取完清汁。
采用本取汁器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它构造简单、容易制造且造价低廉,能被果酒、果汁之类厂家所接受采用。
2、配合泵使用能有效提取液汁,使用十分方便,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法合营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未经中法合营葡萄酿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9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