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比较式电路板故障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91219454.5 | 申请日: | 1991-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3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曲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军后勤部导弹技术勤务研究室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地质矿产部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宝泰 |
地址: | 1000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比较 电路板 故障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比较式电路板故障检测仪。
电路板发生故障通常由专职维修人员检修,多采用万用表检测零部件信号或电阻,逐一分析故障原因,其缺点是费事费时,依赖性太强,工作效率低,甚至耽误使用。美国Fluck公司的电路板检查仪也是比较式的,但该仪器由计算机控制,存在的问题是该仪器体积大、需30平米用房,价格高、每台50万美元,操作复杂需专职人员操作,每检查一块电路板都需做模具、编程序,费事耗时,检修一块板需15天、500美元,检测范围有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设计出一种省时省事、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容易、无需专职人员使用方便的比较式电路板故障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基本原理是,将一块故障电路板和型号相同的正常电路板(通常仪器都备有备件板)同时插入本检测仪上,用比较电信号的方法很快找出故障板的故障所在,即可更换环零件,修好故障板。
本实用新型检测仪包括外壳、电源开关、电源插座、稳压整流器、印刷电路板及电缆,其特征是还包括100路与母机(被检测设备)相连接的信号中转接口、100路正常板接口、100路故障板接口、100路故障板输出隔离开关、100路比较结果发光二极管显示组、20路正常板双列直插器件测试接口、20路比较测试夹、20路故障板双列直插器件测试接口、20路比较结果发光二极管显示组、单路测试笔及单路测试笔接口、以及单路比较结果发光二极管显示组。
当检测有故障的设备或仪器的故障电路板时,先用插选的方法,将设备中的故障电路板取出后,用本实用新型上的100路与母机相连接的信号中转接口与母机相连接,把正常板(通常母机备有)与本检测仪100路正常板接口相连,从母机取下的故障板与本检测仪100路故障板接口相接,采用控制100路故障板输出隔离开关的通断、通过本检测仪比较电路的比较,根据100路比较结果发光二极管显示组显示的结果,就可判断出该故障板故障所在电路,进一步查出具体故障位置就要比较器件脚的电压,为此之后采用20路比较测试夹和单路测试笔检测,通过20路和单路比较结果发光二极管显示组的显示结果而找出具体故障所在位置,更换环零件,即可修好故障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容易无需专职人员操作,使用方便,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检测仪外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本实用新型检测仪20路比较测试夹A和单路测试笔B。
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测仪100路比较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检测仪使用20路比较测试夹的比较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测仪使用单路测试笔的比较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检测仪实施例中故障板与本检测仪连接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电源开关2、电源插座3、100个100路故障板输出隔离开关4、由100对发红、绿光的发光二极管组成的100路比较结果发光二极管显示组10、由20对发红、绿光的发光二极管组成的20路比较结果发光二极管显示组11、由1对发红、绿光的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单路比较结果发光二极管显示组12都装在外壳1的上面,外壳1的正面装有100路正常板接口5、20路正常板双列直插器件测试接口6、单路测试笔接口7、20路故障板双列直插器件测试接口8、以及100路故障板接口9。在外壳1的背面装有100路与母机相连接的信号中转接口(未图示出),其备有多种脚数的接口插板便于不同设备和设备中不同电路板不同的插槽底座。所有器件均由印刷电路板电路或电缆连接。
如图2所示,事先电路连接好的20路测试夹接口13与20个测试夹14,用时只要将其插入本检测仪的相应接口上即可,该测试夹A共有两套。两套单路测试笔B是插入单路测试笔接口上用的。
如图3所示,100路与母机相连接的信号中转接口15的每个脚(1-100)与100路正常板接口5的每个脚(1-100)对应相连并与比较电路V2相接,通过K1-K100输出隔离开关可控制100路故障板接口的每个脚(1-100),即比较电路V1与V2的通与断,这样根据V1构成的减压电路将V1减V2的差值电压乘2送到V3处,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军后勤部导弹技术勤务研究室,未经空军后勤部导弹技术勤务研究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94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