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压活塞式薄壁取土器无效
申请号: | 91219582.7 | 申请日: | 1991-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0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平;裘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21B49/02 | 分类号: | E21B4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万一 |
地址: | 20003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压 活塞 薄壁 取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地质钻探的取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压活塞薄壁取土器。
现有的水压活塞式取土器是空心钻杆下端连接着分水头,分水头连接着活塞杆和外套筒,一个动活塞密封滑套于活塞杆上并与外套筒的内壁密封滑配,动活塞连接着一个土样筒(即薄壁筒),活塞杆的下端连接着一个固定活塞。当水压由钻杆通至动活塞上时,将动活塞压下,带动土样筒也就压入土内,固定活塞不能活动,土样筒被压下时固定活塞就相对上升,造成封闭,使土样不致脱落,起拔时外套筒与土样筒一起提起。这种取土器适用于软土、软亚粘土、淤泥、饱和粉砂等。但是这种取土器操作复杂,要取下土样筒时,需拆开整个取土器,因而效率低;而且位于动活塞上和外套筒内的水不能及时排出,加重了取土器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容易清洗的水压活塞式薄壁取土器。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压活塞式薄壁取土器,它包括一钻杆接头、一连接在所述钻杆接头下部的分水头、与所述分水头连接的一活塞杆和一外套筒、一可滑动密封地设置在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外套筒之间的动活塞、一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动活塞下部的土样筒和一连接在所述活塞杆下端的且与所述土样筒内壁密封滑配的定活塞;所述分水头上开设有一使所述钻杆接头与所述外套筒相连通的进水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头上还开设有一出水通路;所述活塞杆是中空的,所述出水通路通过一单向阀与所述活塞杆相连通,所述外套筒下部区段的内径略大于其他部分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土样筒拆卸方便,当取样完毕后,不需要拆去外套筒等部件,只需松开土样筒与动活塞之间的连接件即可;由于外套筒下部区段的内径略大,因此动活塞下至最低位置时,动活塞与外套筒不再密封,这样外套筒内的水就排了出去,减轻了整体重量;取土器清洗方便,当需要清洗时,只需将定活塞拆去,这样动活塞即可从外套筒内取出,其内部仅留有活塞杆,清洗相当容易。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从中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更多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压活塞式薄壁取土器的剖视图。
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压活塞式薄壁取土器,它包括一钻杆接头1、一分水头2、一中空的活塞杆9、一外套筒12、一动活塞7、一土样筒11和一定活塞13。钻杆接头1的下端与分水头2上端通过螺纹相连接。分水头2的下端面上具有一外环凸缘部2′和一内环凸缘问2″,活塞杆9与内环凸缘部2″通过螺纹相连接,外套筒12与外环凸缘部2′通过螺纹相连接。动活塞7可滑动密封地设置在活塞杆9和外套筒12之间,土样筒11通过一常用的余土筒8与动活塞7相连接,在活塞杆9的下端外部通过螺纹与定活塞13相连接,定活塞13外周与土样筒11的内壁密封滑配。在分水头2上开设一进水通路5,使钻杆接头1与外套筒12相连通;在分水头2上还开设一出水通路6,出水通路6与活塞杆9相连通,在活塞杆9的上端开口处可设置一球座4,球座4的上端制成凹球面,一钢球16设置在球座4上形成一单向阀,也可以用其他单向阀。为了防止钢球16被推出出水通路6,在出水通路6的出口附近设置有一限位螺钉3。在活塞杆9上紧邻定活塞13上端面处开设二个排气孔14,在排气孔14上方的活塞杆9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出水孔15,出水孔15的位置为当动活塞7下降至最低位置(即与定活塞13的上端面相接触)时,出水孔15正好高出与活塞杆9相接触的动活塞7的上端面。外套筒12的下部区段12′的内径略大于外套筒12其他部分的内径,该区段12′的上端位置基本上与出水孔15相平齐。
使用时,水流经钻杆接头1通过进水通路6进入动活塞7上方的外套筒12内,这样带压力的水将动活塞7向下推,从而使土样筒11逐渐伸出定活塞13外进入泥土中,直至动活塞7的下端面抵住定活塞13为止,这时由于外套筒12的下部区段内径略大,因此动活塞7与外套筒12之间不再密封,外套筒12中的水通过它们之间的缝隙流出。然后将带有泥土的取土器提升至地面,拧松土样筒11与余土筒8之间的连接套10即可取下土样筒11,完成一次取土样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未经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9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