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椎后路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91219609.2 | 申请日: | 199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7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15 |
发明(设计)人: | 俞月芬;黄凤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月芬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B17/068 |
代理公司: | 开封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素珍 |
地址: | 215636 江苏省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后路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医疗器械,它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的整复固定。
颈椎脊突、椎弓根及颈椎横突等骨性组织细小,发生骨折或脱位进行整复时,固定因难,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有效的用于颈椎后路固定的装置。国内外曾提倡应用一种微小钢板固定颈椎椎板组织。一种为稍有弯度,其上布有2孔、或3孔、或4孔的窄形钢板;另一种为瓦片状且带有孔的钢板,其上端沿纵向倾斜角为35°,可适用于合并关节突骨折者。上述两种钢板固定性能均较差,整复功能欠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根据颈椎后路骨性结构、神经及血管的走行特点而设计的颈椎后路固定器,它能固定牢稳、整复功能好。
其具体解决方案是:在撑杆的一端带有螺纹,并连接有下固定钩,而撑杆的另一端带有棘齿,并连接有上固定钩。上、下固定钩均有钩柄、构体及钩齿组成。
上固定钩的钩齿与钩体成20°-35°夹角。而下固定钩的钩齿与钩体成60°-75°夹角。并且在钩体靠近其与钩柄相连接处设置有直径为φ3-φ4.2mm的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
附图为颈椎后路固定器的主视图。
在附图中,撑杆(7)带螺纹端与设置在下钩柄(2)端的撑孔动配合,并通过两六角螺母(1)、(3)紧固于所需要的位置处。而撑杆(7)的带棘齿端与设置在上钩柄(12)带圆柱台处中心位置的撑孔动配合,并通过C型卡簧(11)卡入两棘齿中间,可防止上固定钩松动、位移。
下固定钩由下钩柄(2)、下钩体(5)及下钩齿(6)组成。下钩齿(6)与下钩体(5)成75°夹角。在下钩体(5)靠近其与下钩柄(6)相连接处有一直径为φ4.2mm的螺钉孔(4)。
上固定钩由上钩柄(12)、上钩体(9)及上钩齿(8)组成。上钩齿(8)与上钩体(9)成30°夹角。在上钩体(9)靠近其与上钩柄(12)相连接处有一直径为φ4.2mm的螺钉孔(10)。
使用该固定器时,以患椎为中心,行颈后正中切口,逐层暴露患椎及其上、下相邻1-2个正常颈椎椎板。以颈4骨折、脱位为例,先咬除颈2部分下关节突,显示颈3上关节突的关节面下缘,于颈3上关节突之关节面内下缘钻孔,深约0.8-1.0cm,备用。利用关节突钩拉起颈3下关节突,将上钩齿(8)嵌入该关节突下方,用短加压螺钉通过上固定钩螺钉孔(10)拧入备用骨孔中,将上固定钩固定牢稳。以上述同样的方法显示颈5同侧上关节突之关节面下缘,在该关节面下缘钻孔,开一窄槽,该窄槽深约1cm,宽约0.4cm,将下钩齿(6)刺入窄槽内,向下牵拉下固定钩,在与下钩体螺钉孔(4)相对应的下关节突处钻一骨孔,深约0.6cm,用短加压螺钉拧入,将下固定钩牢牢固定在颈5关节突上。尔后,将撑杆(7)依次穿入上、下固定钩钩柄相应位置处的撑孔内,用固定螺母(1)、(3)将下固定钩固定,再将上固定钩沿撑杆棘齿端向上撑开,当达到理想复位目的后,用C型卡簧(11)卡入棘齿中间,以防止上固定钩松动复回。必要时,可在颈3、颈5的对侧用同样的方法作同样的固定,可达到整复效果更好的目的。其应用效果是:
该颈椎后路固定器经15例病例临床试用,手术后骨折、骨脱者均获满意复位,随访半年至一年,未见固定器松脱,移位现象。除3例全瘫未恢复外,其余不全瘫者,肢体及大小便功能均恢复理想,治愈率达80%。
本实用新型由于主要是采用上、下钩固定结构,即下固定钩通过两固定螺母(1)、(3)紧固于撑杆(7)螺纹端,而上固定钩通过C型卡簧(11)固定于撑杆(7)的棘齿端,所以该固定器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又由于固定器的固定中心部位均位于上、下关节突与椎弓根的连接部位,该处的骨性结构坚强、肥厚,所以固定牢稳,可承受较大的撑开力。同时,固定远离脊髓神经根及椎动脉等组织,可避免手术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它除能实现颈椎后路整复固定之目的外,又能同时实现病段颈椎椎管探查,椎板植骨融合之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月芬,未经俞月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96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自动跟踪节油器
- 下一篇:石油钻井用的导管击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