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村家用生物质气化炉灶无效
申请号: | 91219673.4 | 申请日: | 199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5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2-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先声;杨安;王印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B1/181 | 分类号: | F24B1/181 |
代理公司: | 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陈文雯 |
地址: | 北京市德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村 家用 生物 气化 炉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村家用生物质气化炉灶,是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目前,传统的农家炊事炉灶的结构是采用直接燃烧加热方式,这种炉灶一般都燃烧不完全,油烟大,温升慢,火力弱,炉温低,不能持续稳定,燃烧效率低,只1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一种新型的炉灶结构,它能使农林业剩余物,如秸、秆荃、叶等不易燃料通过燃烧产生可燃气体-煤气,然后煤气通过专用灶具进行炊事用等,从而解决了上述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农村家用生物质气化炉灶,包括有气化炉,燃烧灶具以及鼓风机,其中,在气化炉内的反应室中,安置有上粗下细的倒圆锥体耐火衬套,在耐火衬套上具有均匀分布的8~10个风嘴,在炉体外装有保温层。当空气通过鼓风机鼓入气化反应室后,与生物质有机物料进行不完全燃烧反应,反应生成的热在燃烧区风嘴周围对物料进行热分解,因碳(C)分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形成中间氧化物一氧化碳;物料中水分子因受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气-氢气,二者构成煤气的主要成分。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气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灶具示意图。
图3.图1的A-A剖示图。
见图1、3(1)通道,(2)风嘴,(3)气化反应室,(4)缩口,(5)燃料仓,(6)耐火衬套,(7)炉栅,(8)出灰室,(9)煤气出口,(10)炉盖,(11)保温层,(12)出灰门。
所述的气化反应室(3)中,耐火衬套(6)的上平面直径D与下底面直径d之比为1.2~2.2,下底面直径d与衬套(16)的高度H之比为0.3~0.8,这样在气化反应室内能达到所需的反应温度,使气化反应稳定,机动性高等。另外,耐火衬套(6)能防止高温反应层对金属材料的烧融。在物料通过炉盖(10)加入燃料仓(5)后,在一定的予热温度下,物料参与炉内的化学反应,产生煤气;反应残余物通过炉栅(7)进入出灰室(8),煤气经出口(9)输出至灶具。
所述的灶具(13)为低压大气式予混合型(见图2),采用二次配风,煤气自引入管(14)进缓冲室(15),空气自通道(16)经三通(17)分别与左右两路煤气予混合,进入孔板式扩散燃烧器(18),此处引入二次空气,该灶具采用大喷孔空气予混合燃烧器,气阀(19)以控制煤气量来调节火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气化炉为外方内圆型,即炉内为圆型,而炉的外型为方型,这样便于安放,加料容易,同时又美观大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热效率高,是传统炉灶一至二倍。
(2)煤气能燃烧完全、洁净无烟。
(3)燃烧强度大,温度高。
(4)供气持续稳定,可自动运行。
(5)火力负荷可调节,两灶头适合家庭不同烹调方式对热力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9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推式室内照明开关
- 下一篇:从硫化氢气体直接合成硫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