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静脉注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20031.6 | 申请日: | 199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5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华 |
主分类号: | A61M5/20 | 分类号: | A61M5/2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房士铭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静脉注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静脉注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静脉注射是现有临床注射方式的一种。注射器推注普遍采用人力完成,使医务人员非常劳累和花费大量时间,工作效率极低,也有采用弹簧或橡筋拉住一个夹板来注射的,但注射时针管受力不匀,初压过大,进液太快,继而弹簧或橡筋弹力逐渐降低和消失,压力减小,进液越来越慢,注射器中的剩余药液最后由人力推进才能完成。
日本专利JP59-97671中公开了一个“自动注射装置”,由电机为动力,齿轮减速传动,带动针管注射柄注射药液。但是该装置对外界阻力有一定要求,否则会产生误动作,因而不能调速,不适应不同规格的注射器,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中国专利CN87208095U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均匀推进注射,给进速度可选以及可适应不同规格注射的“电动注射推进装置”。但是该装置的注射器针筒支承架装在壳体顶部,输出齿轮带动一端装有推进档板的活动齿条,在推进注射时,必须将活动齿条拉出壳体外十多厘米,重心较高和外移,整体稳定性和齿条导向性较差,推进受力大时容易变形受卡,造成推进不平稳;该装置的传动离合机构采用蜗杆与蜗轮的分离与啮合实现离合功能,啮合时仅靠弹簧的拉力来固定,属于软靠合,受力大时会出现打滑现象和加剧磨损;该装置必须配置几对尺寸不同的U型支承架,以备使用不同规格的注射器时拆换,造成了使用和保管上的不方便,实际上不适应不同规格的注射器的注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结构整体性好的内壁带有滑动导槽的座体结构和内装外侧带滑动导轨的移动箱体结构、重心低导向平稳、速度均匀可选、适用于两种规格(100毫升和50毫升)注射器的、具有注毕提前予报和注毕自停功能,操作方便,实用可靠的自动静脉注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完成的。
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具有注射器针筒、微电机、驱动减速机构、齿条、橡胶垫脚、蜂鸣器、电源插座、行程开关、插头式稳压电源,其特征是有一个槽形座体,在其两内壁带有滑动导槽,其中一个滑动导槽中带有小槽,小槽中固定有一根导电条与槽形座体上的电源插座相接通。槽形座体前端固定有带半圆座的顶叉,其后端有后盖板,在其底板上纵向装有固定齿条7和斜横向排列两个铆钉,槽形座体的底部四角装有橡胶垫脚。
在槽形座体内装有一个两侧带有滑动导轨的移动箱体,移动箱体的滑动导轨装在槽形座体的滑动导槽内,移动箱体可在槽形座体内纵向前后移动。移动箱体的前端有一个托座,其后端有后盖板,托座座体的一侧导轨的中心位置装有一个导电触柱与滑动导槽的小槽内的导电条接触以接通电源(见图8和图9)。
移动箱体内装有驱动减速机构、离合机构、电器控制系统,并通过减速器骨架固定在移动箱体上。移动箱体底部的推进齿轮与槽形座体内底板上的固定齿条相啮合,移动箱体内减速器骨架底部装有行程开关K3、K4、K5和K6(见图3和图4)。
在槽形座体前端的顶叉和移动箱体前端的托座之间放置一个注射器针筒(见图2),针筒前端按置在顶叉的半圆座中,注射器针筒的针筒柄按置在托座的半圆座中。
移动箱体内固定有两片减速器骨架23A和23B,骨架之间由四个骨架支柱连接成一个整体,减速器骨架上装有微电机,微电机轴上装有圆柱齿轮31,以及与其依次啮合的有:圆柱齿轮32、蜗杆29、蜗轮27、蜗杆30、蜗轮28、传动轴41、圆柱齿轮33、34、35、36和推进齿轮37,圆柱齿轮34和35、36和37为同轴连体齿轮,分别由齿轮轴销按装在离合器架中及两片减速器骨架之间,蜗杆30装在减速器骨架23B上的轴承支架(39和40)上的铜套轴承38内,蜗杆29的一端装在轴承支架39的铜套轴承内,其另一端在减速器骨架23A上的铜套轴承内,上述零件构成驱动减速机构。
移动箱体内的减速器骨架中装有离合机构,由一个U型离合器架,内装齿轮33和与之啮合的齿轮34和35,离合器架的一端与齿轮33固定在传动轴上,另一端由齿轮轴销将连体齿轮34和35固定在其中,并由离合器复位弹簧与减速器骨架的底部连接,齿轮35通过离合器架24可与齿轮36啮合,离合器操纵杆上有一个固定孔,通过固定轴53固定在减速器骨架23B上,操纵杆顶部有一个离合推杆,通过移动箱体上的离合杆孔伸出移动箱体上面,操纵杆上部左侧有一个延伸臂,可与固定在减速器骨架23B上的离合开关(K1)接触,操纵杆下部功杆的端部装有固定轴销,通过减速器骨架23B上的腰形孔与离合器架连接,操纵杆上部有一个定位装置由定位孔和装在其中的钢珠和压簧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华,未经王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00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