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截止阀自平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20092.8 | 申请日: | 1991-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5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景海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39/02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止阀 平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流体控制领域、阀门行业,是“截止阀内旁通装置”的完善与发展。
“截止阀内旁通装置”是一种紧凑的新颖结构,可以在小、中、大通径的截止类阀门上使用,是国内仅能用于部分中通径、大通径原有内旁通技术的发展。
“截止阀内旁通装置”(以下简称现有技术)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表现在:在开启、关闭的过程中,在流体层流、紊流的作用下,主阀瓣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全开启位置,主阀瓣则一直处于有害的振动状态。由于开启、关闭过程的时间较短,所以阀门通径较小时,前者问题不突出,但在后者,将严重影响到阀门的使用寿命,潜在着由于阀门损害而产生事故的危险。
现有技术(图3),这是当阀杆上升,锁紧螺母5的上平面与阀瓣盖7的下平面接触并通过它逐步将主阀瓣1提起,阀杆圆锥面16与阀盖上密封14接触并密封,全开启时的位置图。在流体的层流、紊流的作用下,主阀瓣1与阀杆4存在着轴向以及径向的有害振动与噪音。
以上弊病在已知内旁通技术中同样存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大、中、小通径,稳定型的截止阀自平衡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解决方案:将现有技术的阀杆圆锥面16(图3)设计在阀瓣盖7(图1)与锁紧螺母5(图1)之间,将现有技术的阀瓣盖7(图3)改为阀瓣盖7(图1)的结构,它的下部有阀瓣盖下圆锥面10(图1),其与阀杆圆锥面16(图1)之间的距离,满足于副阀瓣2(图1)提起,充分泄压的要求。
其具体解决方案为:
一种由主阀瓣1、副阀瓣2、提升螺母3、阀杆4、锁紧螺母5、导销6、阀瓣盖7、紧定螺钉8、骑缝螺钉9组成的截止阀自平衡装置,主阀瓣1中心钻铰一主泄压孔23,侧壁下部有若干个副泄压孔22,副阀瓣2尾部圆柱体装入阀杆4螺纹端的圆柱孔,锁紧螺母5、提升螺母3先后旋入阀杆4螺纹端并紧,其特征是,锁紧螺母5是板状,有圆柱导孔20,阀瓣盖7是有中孔的回转体,中孔内有节流槽15,上部有上圆锥面11,下部有下圆锥面10,有圆柱台阶孔,外圆周有外螺纹,导销6是有粗端和细端的阶梯轴,导销6粗端压入阀瓣盖7圆柱台阶孔,用骑缝螺钉9紧定,阀瓣盖7中孔套入阀杆4细端,导销6细端在锁紧螺母圆柱导孔20内,夹紧阀瓣盖7外螺纹与主阀瓣1上部内螺纹旋合,用紧定螺钉8紧定,阀杆4螺纹端有圆锥面16,位置在阀瓣盖7与主阀瓣1旋合后,阀瓣盖7下平面与锁紧螺母5上平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大、中、小通径的截止阀的内旁通,替代外旁通系统,节省了外旁路及副阀门,还可以替代为加大力矩而增设的增力机构,大大降低了能源和材料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借助于流体压力强化密封,因而密封可靠;借助于流体的压力平衡启闭阀门,因而操作轻便。
本实用新型主阀瓣与阀杆在开启、关闭的过程以及全开启位置处于稳定状态,避免了有害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密封可获得稳定的密封带、密封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制造,检修容易,寿命长,安全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关闭状态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启状态结构图。
图3是现有技术“截止阀内旁通装置”开启状态结构图。
图中1是主阀瓣、2是副阀瓣、3是提升螺母、4是阀杆、5是锁紧螺母、6是导销、7是阀瓣盖、8是紧定螺钉、9是骑缝螺钉、10是阀瓣盖下圆锥面、11是阀瓣盖上圆锥面、12是阀盖、13是填料、14是阀盖上密封、15是阀瓣盖节流槽、16是阀杆圆锥面,17是阀体、18是阀体节流槽、19是主阀瓣节流槽、20是锁紧螺母圆柱导孔、21是锁紧螺母与提升螺母结合部的点焊、23是主泄压孔、24是流体进口、25是流体出口。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现根据图1逐一对本实用新型的各零件做详细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景海,未经李景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00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疫单扩散火箭电泳检测板
- 下一篇:时空万能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