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形烧结机无效
申请号: | 91220108.8 | 申请日: | 199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88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宁文彦;殷惠民;杨泽珍;马新一;张淑华;雷振德;张谷旭;熊丽霞;张元兴;李素珍;李学功;潘左生;王根成;王俊杰;郑长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山东省莱芜市铁厂;河南省冶金设备钢铁加工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5/00 | 分类号: | F27B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南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彭旻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烧结 | ||
一种环型烧结装置,用于烧结矿粉,属于机械领域。
目前,常用带式烧结机来烧结矿粉,如图1所示,它由许多装有篦条的台车(1)呈直线装配,组成链带式。台车(1)绕头轮(3)和尾轮(4)在固定轨道上作直线运动。带式烧结机的若干风箱(5)是固定不动的,台车篦面经过风箱和大烟道与抽风机相通,进行矿粉烧结。当台车(1)在风箱上部时带有烧结料进行烧结,当台车(1)在风箱下部时,卸空烧结料,是空载。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烧结台车有空载行程,设备利用率低;主烟道直径很大,增加了设备总高度,导致厂房高度提高;烧结台车在每个循环工作中要反复承受加热和冷却,台车易发生热变形疲劳破坏,增加了设备的维修工作量和生产运行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环型烧结装置,它的中心集烟环(6)置于中轴(7)上,风箱(5)呈环型围在中心集烟环(6)外,风箱上部装有炉篦条(2),风箱(5)内侧与中心集烟环(6)由辐条(9)连接,风箱(5)下部通过吸烟通道与中集烟环(6)相通,风箱(5)底部座在环型梁(10)上,环型梁(10)的外侧装有销齿(11),与主传动装置的小齿轮(12)相啮合。
图2为环型烧结装置结构示意图,风箱(5)由15~30个独立的彼此隔离的扇形风箱连接起来,环型风箱围在中心集烟环(6)外,每个风箱(5)均形成一条独立的风流通道,风箱体拼装时,在两风箱之间留有3~5mm宽的膨胀缝,以防热膨胀变形。每个风箱下部都有向下倾斜的吸烟通道,吸烟通道由变径管(15)、管式伸缩器(16)组成。变径管(15)上端与风箱(5)的下口连在一起,管式伸缩器(16)下端用法兰连接在中心集烟环(6)的喉管(17)上,中心集烟环(6)内对应风箱(5)也分成15~30个数量相等的隔腔,使每个风箱(5)和隔腔均形成一条独立的抽风烟道。
烧结烟气由风箱(5)经吸烟通道进入中心集烟环(6)时,由于烟道过流断面突然扩大,烟气流速突然降低,同时气流方向迅速由向下变为向上,从而实现惯性除尘,烟气通过中心集烟环(6)上部的喇叭形烟罩(18)排出,粉尘由下部的溜灰管(20)排出。
风箱(5)安装在由四段90°圆弧段拼接而成的矩形截面环形梁(10)上,由图4所示,环形梁(10)外侧装有销齿(11),它与变速箱的小齿轮(12)相互啮合,当小齿轮转动时,带动销齿(11)使环形梁(10)水平回转,转速为0.04~0.12转/分,环形梁(10)转动使风箱(5)绕中心轴(7)缓慢旋转,旋转的风箱(5)经过辐条(9)带动喇叭形烟道(18)和中心集烟环(6)同步缓慢旋转。
环形梁(10)的底面装有一圈环形轨道(13),环形轨道(13)置于承重托轮(24)上,托轮(24)可为6~8个,托轮(24)固定在托轮架(25)上。
中心集烟环(6)设置了三道环形水封,分别设置在上部大烟道(19)和喇叭形烟罩(18)的直烟道之间;中心集烟环(6)和中心主轴(7)之间;溜灰管(20)出口伸在水封槽(23)中。水封可以可靠地实现整机密封,从而减少各运动部件之间的漏风,三道水封均用水管彼此连接,水流不断向上部水封供水,可使三道水封同时可靠地工作,水封多余的水由下部水封的溢流口排出。
图3为隔风板图,隔风板(26)为扇形板,它安装在集烟环和喇叭形烟罩之间,隔风板(26)用销轴(27)活动地和支持板(8)连在一起,支持板(8)则用螺栓固定在主轴(7)顶端,因此隔风板(26)可以沿销轴上下自由活动,但不会随中心集烟环(6)一同旋转。中心集烟环(6)旋转时,隔风板(26)借自重压在集烟环各隔板的上口,一边滑动,一边封闭,将进入这一区间的各个烟腔风流通道切断。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若干个独立的风箱彼此连接组成环形,风箱以主轴为中心缓慢旋转,风箱下部通过伸缩管和中心集烟环相连,形成抽风烟道,风箱上部形成环形炉床,进行矿粉烧结。
图1 带式烧结机结构
图2 环型烧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 隔风板图
图4 销齿与小齿轮啮合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冶金设计院;山东省莱芜市铁厂;河南省冶金设备钢铁加工公司,未经江苏省冶金设计院;山东省莱芜市铁厂;河南省冶金设备钢铁加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01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