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源延距增音电话机无效
申请号: | 91220400.1 | 申请日: | 199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89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珠;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宝珠 |
主分类号: | H04M1/60 | 分类号: | H04M1/60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00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源延距增音 电话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话机,特别是一种带有延距增音装置的电话机。
目前,我国市话交换系统所用交换机对通信线环阻虽有不同要求,但一般要求不大于2KΩ(包括电话机直流阻抗在内),电话机馈流值不小于18mA,以保证通话音量和电话呼通率。若通讯线路环阻大于2KΩ,按规定就须加延距设备,而有些通信线路环阻大,引起话音信号衰耗大,音量低,还要负阻抗增音机才能保证通话音量。目前,常用载波机等设备作为延距设备,此设备电路复杂,体积大,造价高,还要受房屋面积等条件的限制,既不方便,灵活性又差,甚至受人为制度等的制约。而通信线路单用负阻抗增音机,又只有增音作用无延距功能,它又只宜用在线路中间处,调试不方便,还易产生寄生振鸣,其放大电路简单落后,往往调高频与低频的放大频率特性会顾此失彼,且各元件体积大,电耗高,无法安装到电话机内,所以,其使用很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配源延距增音电话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所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电源转换叠加电路原理图。
如图1,在用户电话机1和交换机5之间串进电源转换叠加电路2和负阻抗增音电路3,其特点是电源转换叠加电路2由两组光电耦合器D1、G1,D2、G2,继电器J1、J2及其常闭接点J1-1、J2-1,电阻R1、R2和自备电源E组成,它为一个桥式电路,其左上臂、左下臂、右下臂和右上臂支路分别由继电器J1的常闭接点J1-1、光电耦合器正向发射二极管D2,光电耦合器反向发射二极管D1、继电器J2常闭接点J2-1,光电耦合器接收管G2、继电器J2和继电器J1、光电耦合器接收管G1串接组成,且各臂支路两两之间相互连接。在左上臂和右上臂支路的中点O与左下臂和右下臂支路的中点N之间接有R1、R2串联支路,且该中点N与用户电话机1的M端连接,在右上臂和右下臂支路的中点Q与左上臂和左下臂支路的中点P之间正向接有自备电源E,从自备电源E中点分压引出电源Vc供给负阻抗增音电路3。负阻抗增音电路3由高导磁芯超小型耦合变压器B1、B2,低噪声双向均衡放大集成块IC(可采用LA3161、LM381、LM1875等集成块)和电位器W1、W2组成,变压器B1的Ⅰ、Ⅱ绕组之间串接电容C,B1的Ⅰ、Ⅱ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变压器B2的Ⅰ、Ⅱ绕组的中点连接。B1的Ⅳ绕组作为双通道均衡放大集成块IC的输入耦合绕组,其一端接地,另一端入1接IC的1脚输入端,B1的Ⅲ绕组作为IC的输出绕组,其一端接地,另一端出1通过电位器W1接IC的3脚输出端,组成并联放大器。B2的Ⅰ、Ⅱ绕组的一端分别通过通信线4接交换机5的A、B端,其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转换叠加电路中左上臂、右上臂支路的中点O和用户电话机1的L端连接;B2的Ⅲ、Ⅳ绕组亦分别作为IC的输入、输出耦合绕组,B2的Ⅲ绕组一端接地,另一端入2接IC 的8脚输入端,B2的Ⅳ绕组一端接地,另一端出2通过电位器W2接IC的6脚输出端,组成串联放大器,IC的4脚电源端与电源转换叠加电路2中自备电源E的中点引出电源Vc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宝珠,未经王宝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04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验电功能的接地线
- 下一篇:汽车式儿童数学练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