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铝制网球拍无效
申请号: | 91220849.X | 申请日: | 1991-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3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振声 |
主分类号: | A63B49/02 | 分类号: | A63B4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铝制 网球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文娱、体育用品的铝制网球拍。
传统铝制网球拍均于球拍的击球网面与握把间具有一设定范围的喉部,供击球面的击球区构成一近似椭圆形的拍面,而依靠击球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击球反弹效率,所以在设计上均有其一定的尺寸规定,但这种传统一成不变的球拍设计,无法使初学者有关控球瞬间学习的需要,而在传统球拍设计上也没有任何的协助功效存在,所以如何设计一个便于初学者使用,且能提供击球瞬间延迟达到利于学习反击控球的球拍,则是广大消费者所极其盼望得到的初学训练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并以自己多年球拍设计生产经验,加以改良研究,从而研创出适合于初学者所使用的网球拍,以提供初学者于击球瞬间具有较长的击球反弹时间,便于了解球拍与球接触瞬间控球之技巧,加速控球能力的训练,下面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立面图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立面图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立面图例(三)。
本实用新型改良的铝制网球拍(如图1所示),该球拍弦线〔11〕向下拉伸至握把〔2〕前套〔21〕相抵的弦臂〔10〕处,该弦臂〔10〕宽度系等于球拍〔1〕的拍柄〔12〕间距,恰抵设于握把〔2〕的前套〔21〕上方,于球拍弦线〔11〕穿设时系可穿设于弦臂〔10〕上,进而构成如图1所示近似水滴型无喉部的球拍构造。
本改良的铝制网球拍,如图2所示,在该图1中抵设于握把〔2〕前套〔21〕上的弦臂〔10〕亦可与握把〔2〕的前套〔21〕一体成型相连设计,从而使组配上、零件生产更简捷,如图2中所示具弦臂(210)之前套。
本实用新型如图3所示,将图1中弦臂〔10〕或图2中与前套〔21〕一体成型的弦臂(210)直接取消,使球拍弦线〔11〕组成之球拍面中下方即为握把〔2〕的前套〔21〕。
从图1至图3中设制上可知,重点在于将球拍〔1〕的击球面向下延伸至紧临握把前套〔21〕处,使球拍〔1〕的击球面构成近似水滴状的延伸,由该延伸得使球拍〔1〕与球接触瞬间产生因长弦线〔11〕所导致的缓动时间延长,进而达到延迟球拍反弹球的速度与时间。使初学者能够有较充裕的时间领会球拍面与球接触角度的关系,以及控球的技巧训练。
同时由于球拍面的延伸以及原传统球拍喉部的省略,使球拍在制造加工组配上更迅速、制作简单、成本低,因为球拍除球拍面弦线外,仅剩前套、后套以及前、后套间的发泡包覆式握把而已,在加工制造上极为简捷迅速。
本实用新型在功效上不但能帮助初学者了解球拍击球角度与控球之技巧与训练外,对生产者而言,亦为一极简捷的产制设计,而其近似水滴型球拍弦线面积延伸至球拍握把上端处所产生的击球、控球缓动效益表现更为一般所无具有的实用功效,实为一符合新颖且具理想实用价值的创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振声,未经张振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08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