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脉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91221764.2 | 申请日: | 199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97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亮;丰建艺;褚继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建亮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8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曹威平 |
地址: | 2625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是医疗器械类的静脉输液器,是一种带有微量滴液管和联接头的静脉输液器。
目前大多数医院临床使用的静脉输液器仅有一个普通滴液管,以减慢滴速进行微量或限速输液,常需将滴速控制到5-10滴/分,因滴速太慢,所以调速比较困难、费时,经常发生滴速过快或过慢、静脉回血的情况,而且血药浓度波动大,达不到治疗目的,甚 至出现副作用。国内极少数大医院在冠心病监护病房及重危病人监护病房进行微量输液时,采用的是电脑控制的输液泵,虽治疗效果好,但设备价格昂贵,又需要进口,难以推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的输液器,以满足临床治疗时微量或限速输液的需要,并达到方便易行,准确地控制药物剂量,增加治疗效果,防止发生不良反应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主滴液管,普通滴液管,莫菲氏管联接组成静脉输液器的主体。在莫菲氏管上面与普通滴液管并列了一个微量滴液管,主滴液管通过一个联接头与微量输液管或普通输液管连接,使输液器具备微量或限速滴液以及普通滴液的功能,即达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目的。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是联接头〔2〕的剖视图。附图中1主滴液管;2联接头;3微量滴液管;4普通滴液管;5莫菲氏管。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莫菲氏管〔5〕的上面并列着一个普通滴液管〔4〕和一个微量滴液管〔3〕,主滴液管〔1〕下面套装联接头〔2〕,用以连接微量滴液管〔3〕或普通滴液管〔4〕。根据临床治疗需要,进行微量或限速输液时,主滴液管〔1〕通过联接头〔2〕与微量滴液管〔3〕连接,液体经主滴液管〔1〕,联接头〔2〕,微量滴液管〔3〕,进入莫菲氏管〔5〕。在液体经微量滴液管〔3〕的下端变口径时,由于微量滴液管〔3〕的下口径小于普通滴液管〔4〕的下口径,使经过微量滴液管〔3〕的每毫升液体滴数为通过普通滴液管〔4〕的每毫升液 体 滴 数 的2·5~4倍。通过微量滴液管〔3〕后液体滴数明显增加,使滴速调整变得容易进行,液滴小而快、连续不断地低流量注入人体,使体内血药浓度平稳,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避免回血或输液中断。在经微量滴液管〔3〕输液时,普通滴液管〔4〕上部由封头封闭,可做加药管或调整液平面用。当主滴液管〔1〕通过联接头〔2〕与普通滴液管〔4〕连接时,液体经主滴液管〔1〕,联接头〔2〕,普通滴液管〔4〕,进入莫菲氏管〔5〕,此时可进行普通输液。在经普通滴液管〔4〕输液时,微量滴液管〔3〕由封头封闭,做为加药管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进行微量或限速或普通输液。通过改变微量滴液管的下口径,使原来的17滴/毫升的流量速度,变到30~70滴/毫升,从而解决了连续微量输液的困难。其操作简单方便,结构简单,无需附加任何其他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建亮,未经马建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1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旋单柱单级真空多功能制砖机组
- 下一篇:启闭式自行车提包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