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链轮组式液压抽油机无效
申请号: | 91221971.8 | 申请日: | 199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9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明道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12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轮 液压 抽油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工业有杆式采油设备,主要涉及液压抽油机。
现有技术的单循环式液压抽油机油泵对油缸的供油是经过油泵的两次加压,压力过高,受系统强度限制,必需通过增大系统流量来降低压力,这就加大了系统液压元件的尺寸和重量。另外在活塞上、下行程中,没有利用蓄能器气室的缓冲作用来减缓液压系统的换向冲击,因而,这种液压系统的换向冲击较大,加大了抽油杆惯性载荷。另外,单循环液压抽油机是采用活塞杆直接与抽油杆相联接,这就造成(1)冲程受到一定限制,满足不了长冲程的要求;如冲程8m,必须有高于16m的机架。(2)冲次6次/分钟,活塞速度可达1.6M/S,超出一般液压油缸的设计速度(最高不大于0.6M/S),加快了密封件的摩损。(3)机架跨井口安装给施工和修井带来一定困难。
机械传动的无游梁式抽油机采用钢丝绳为传力带动抽油杆运动,由于抽油机运行时,会因钢丝绳出现扭转力而扭转,钢丝绳和绳轮摩擦易坏;当冲程较大时,两根绳还易出现绞绳,造成抽油杆无法工作。
本实用新型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抽油机的不足,而又能保持单循环液压抽油机结构简单、液压系统为闭式循环并采用链轮组实现增程的链轮组式液压抽油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解决方案:
在由链轮组和液压系统组成的液压抽油机中,齿形链条一端通过固定在机架上部的定链轮和联接器与抽油杆相联接,另一端通过固定于柱塞式油缸缸体下端的动链轮与柱塞式油缸上的固定链轮后固接于油缸或机架上相联接,柱塞式油缸的油路接口通过一个换向阀,分别与两个蓄能器下部油室以及主油泵相通,主油泵经冷却器与一个蓄能器的下部油室接通,主油泵的两端并联一溢流阀。
两个蓄能器的上部气室分别通过一个阀门和相背的两单向阀相连。辅助油泵一端通过滤清器与油箱连通,另一端通过一个换向阀,电磁换向阀和液动柱塞式气泵与两蓄能器的上部气室相通,溢流阀的一端接通油箱,另一端与电磁换向阀的出口相通。另外,换向阀的一个接口还与主油路的主油泵进油路接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柱塞式油缸,无需精密加工深长内孔,降低了加工费用。
2、在主油路中设置了两个蓄能器,一个将工作行程液压系统所需油量降低50%,另一个将工作行程储存了抽油杆重力回落时的位能变为液体压力能,提高了油泵进口压力,也就是使油泵工作压力降低,从而减少了整机的装机容量。
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齿形链作为传动件,避免了钢丝绳受力后,伸长变形不固定和冲程长了的绞绳问题。采用链轮组,解决了抽油杆的长冲程,即增程问题。
4、采用蓄能器,解决了抽油杆的平衡问题,减少了抽油杆的震动负荷和液压系统的换向冲击,延长了抽油杆及液压系统元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修井次数。
5、液压系统的主油路为闭式循环,没有释放的液压能量,使装机容量减至最低。
6、设置了补气和补油的装置,能保证液压系统的工作正常运转。
7、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重量轻,安装方便,另外,在机架下部可方便地安装围护房,以减少油田环境对其液压系统的污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系统图;
图1中:1井口装置、2主油泵、3动链轮、4辅助油泵、5柱塞式气泵、6蓄能器、7蓄能器、8冷却器、9柱塞式油缸、10固定链夹、11抽油杆、12柱塞、13齿形链、14机架、15联接器、16定链轮。
图2中:17溢流阀、18单向阀、19压力继电器、20溢流阀、21换向阀、22换向阀、23溢流阀、24电磁换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明道,未经孙明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19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