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油液化气钢瓶的节能器无效
申请号: | 91222163.1 | 申请日: | 1991-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唐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少军 |
主分类号: | F17C7/02 | 分类号: | F17C7/02 |
代理公司: | 辽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042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液化气 钢瓶 节能 | ||
本实用新型是石油液化气钢瓶的节能器产品,主要用于石油液化气钢瓶上,使钢瓶内的液体得以充分燃烧。
在本实用新型之前,液化石油气瓶内的液体常常不能得以充分燃烧,而在瓶内留有残液,有的人就将残液倒掉,这不仅浪费石油液化气,而且造成污染,甚至还能引起火灾;多数人并不将残液倒掉,使残液留在钢瓶中反复使用,这就相当于钢瓶的容积没有完全使用,这无疑也是一种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不留残液的石油液化气钢瓶的节能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就是在现有的细长管改制而成。主要技术特点就是在管上设置横向孔,管内设置芯绳,管的底部设置弹簧,管的顶端具有雾化嘴,雾化嘴的顶端具有可通过阀门进气孔的喷嘴,喷嘴的侧方具有通孔。以此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
1、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主要件就是细长中空管,而且在其上设置的件即少又简单,因此制作、装配工艺也都极简单;
2、可使钢瓶内不留残液:由于管内线绳触及钢瓶的底部、钢瓶内的液化气从管的横向孔进入管内,液态石油气经芯绳进入管内同瓶内的压力气混合(从横向孔内进入的),这样使钢瓶内的液态石油气源源不断经过阀体,再经外接阀门后燃烧,就可使钢瓶内不留有残液;
3、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就是在不改变现有钢瓶任何结构的基础上使用的,即将本实用新型置于现有的阀体的底部即可,安装使用极其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的俯视图;
图3是套管的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管15,管15上设置横向孔3,管15内设置芯绳7,管15的底部设置弹簧4,管15的顶端具有雾化嘴8,雾化嘴8的顶部具有可通过阀门12的进气孔9的喷嘴10,喷嘴10的侧方具有通孔14。
管15可由导管6、套管5组成,弹簧4可固定于套管5上,套管5的底端可设置横向孔3。以铆钉16固定套管5内侧的弹簧4的顶端可同导管6的底端相接触,这样导管6就可沿套管5作相对运动。钢瓶1内的液体在通过横向孔3的同时,也可通过套管5与导管6之间的间隙进到导管6内的芯绳7上。
喷嘴10的外径应略小于阀门12的进气孔9的内径,喷嘴10与进气孔9之间的间隙以0.10mm-0.30mm为宜。
套管5的外径略小于进气孔9的内径,这样就可便于将套管5可通过进气孔9装入到钢瓶1内。一般进气孔9的内径为7mm,套管5的外径可在φ6mm-φ6.5mm之间取用。
本实用新型置于液化气钢瓶内时,喷嘴10于阀门12的进气孔9内,由于钢瓶1的底部同弹簧4相接触,弹簧4使喷嘴10始终同阀门12的开启柄11的底部相接触。
闭火时,旋动阀门12的手柄13,使开启柄11封住阀门12的进气孔9即可。
正常用火时,旋动阀门12的手柄13,喷嘴10向上运动,使喷嘴10的顶部超过进气孔9,此时,钢瓶1内的液态石油气经横向孔3、芯绳7、喷嘴10的通孔14到灶具上;当然,由于喷嘴10的外径略小于进气孔9的内径,因此,一部分气态的石油气也可经喷嘴10与进气孔9之间的间隙进到灶具内。
只要将整个喷嘴10上升超过进气孔9,就可利于向钢瓶1内注液化石油气或将钢瓶1内的液化石油气向外倾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少军,未经唐少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2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滤式旋流高效分离器
- 下一篇:汽车用二次雾化化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