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触点防爆开关无效
申请号: | 91223489.X | 申请日: | 199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3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邢克静;赵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3K17/97 | 分类号: | H03K17/97;H03K17/725 |
代理公司: | 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峚璇 |
地址: | 11003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防爆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冲技术电子开关,特别是一种无触点防爆开关,适用于易燃、易爆场所中的照明开关,及该种场所下的设备开关。
现有技术中的防爆开关大多为触点式,在中国专利公报上公开了一种“防爆开关”(申请号882207696.2)为无触点开关,它采用交流可控硅作为电源的控制开关,用霍尔开关作为手动触发源控制交流可控硅的导通与截止,但是霍尔元件构成的触发线路是比较复杂,而且霍尔元件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其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不足支处,而提供一种采用简单地干簧管、限流电阻,永久磁铁作为触发源控制交流可控硅的无触点防爆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无触点防爆开关是由交流可控硅作动使回路接通或断开,全电路和控制极触发信号使用同一电源,所采用的干簧管通过限流电阻联接在交流可控硅的控制极G和A阳极之间,由旋转钮通过与其连结的穿棒带动永久磁铁变换位置,控制干簧管的簧片接触或分离,达到控制触发交流可控硅的导通或截止。其工作过程是:当旋转钮带动磁铁使干簧管接通时,即交流可控硅的控制极G与阳极A通过干簧管及限流电阻接通,交流可控硅被触发导通-开关接通。在旋转钮带动磁铁转动脱离后使干簧管断开,则可控硅便截止-开关断开。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线路示意图。
参照图1,一种无触点防爆开关,上盖(1)通过紧固螺钉(10)与底座(14)连接成增安型金属外壳,上盖(1)的中间支承装有旋转钮(2),通过螺钉(3)与下端局部装有磁铁(15)的穿棒(23)相连结,穿棒(23)与其所穿过的托盘(5)之间装有定位弹簧(6)及挡片(4)使用盖板(7)、板(9)盖封,板(9)通过螺钉(8)固定在上盖(1)上,底座(14)内中间设有环形凸台,在凸台内装有用螺钉(19)固定的交流可控硅(20),凸台上装有圆形盖(22),通过螺钉(16)固定在底座(14)上的圆形盖(22)上装有与磁铁(15)保证一定距离的干簧管(21)及接线片(18)并用螺母(17)紧,干簧管(22)与交流可控硅(20)的控制极G之间设限流电阻(24),为了保持壳体内工作灵敏可靠,在内外交接件(11)处均设有密封件(12),也利于更好的起到防爆作用,接线柱(13)便于电线的固定。工作时转动旋转钮(2)到位,穿棒(23)带着磁铁(15)到干簧管(21)簧片位置并使之接触,干簧管(21)通过限流电阻(24)使交流可控硅被触发导通,开关接通回路,旋转钮(2)再转动一位置后,磁铁(15)脱离作用,释放簧片且断开,交流可控硅控制极G与阳极A截止,开关回路断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开关离、合无火花产生是采用结构简单的元件及控制线路,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工作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工艺性好,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特别适用于易燃、易燃场所的照明开关及该场所下的设备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未经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34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