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钮开关笔形电筒无效
申请号: | 91223503.9 | 申请日: | 199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5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璋;冯锐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电筒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7/00 | 分类号: | F21L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彦孚 |
地址: | 5101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钮 开关 笔形 电筒 | ||
旋钮笔形电筒属照明开关。电筒由头套、电珠、筒身、后盖、开关组成。
现有电筒的原理都相同,结构各异。常见的电筒在筒身上有手推开关,使用时,用手推动开关,使开关导电片前进或后退,即能接通或断开电路。也有些开关设计在头套上,通过旋转头套使开关接通或断开电路。
上述两种形式的开关存在一定的缺点,手推开关安装难度高,易出现过紧或过松现象,导致开关导电片接触不良。头套或开关,因头套反复转动,容易影响反光罩聚焦性能。
实用新型旋钮开关笔形电筒的目的是使产品结构合理,开关灵活,导电可靠,外形美观、携带使用方便。
为此,旋钮开关笔形电筒的设计方案是:将转动开关布置在电筒的后盖上,左(右)转动开关,接通(或断开)电路,外形如一枝钢笔。
本实用新型外形美观、结构新颖、使用方便,能插在口袋上携带。
现用一具体结构例子进一步阐明本方案。
图1是旋钮式开关笔形电筒剖视图。
图2是旋钮式开关笔形电筒旋钮部件装配图。
图3是旋钮式开关笔形电筒固定片主视图。
图4是旋钮式开关笔形电筒开关片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由五大部件组成(图1):头套(1)、电珠(2)、筒身(4)、后盖(12)及旋钮部件(见图2)组成。
旋扭开关式笔型电筒的主要特征是旋钮开关,通过转动旋钮使转轴上的导电片转动,接通或者断开电路达到开(关)目的。它由转轴(13)、后盖(12)、导电片(8)、定位片(9)、弹簧(6)、定位套(11)、旋钮(10)组成。转轴(13)支承在后盖(12),并能在其上自由转动,紧固套(7)固定在(13)的末端,导电片(8)固紧在转轴(13)上,由弹簧(6)压紧在定位片(9)的园周端面上,旋钮(10)固紧在转轴(13)的另一端,与定位套(11)端面接触,定位套(11)与定位片(9)紧固在后盖(12)上,当中夹紧笔夹(5)。定位片(9)是一块园形的绝缘片(图3),园周上开有两个孔,一面接触能导电的后盖,另一面紧接触导电片两个凸台,与定位片孔匹配,凸台尺寸小于定位片孔尺寸,能自由进出孔。导电片(图4)是一个园盘上具有对称的两个凸台,由导电材料制成,一端面由弹簧(6)压紧,凸台与定位片接触良好,它固定在转轴上,扭转旋钮使转轴(13)转动时,带动导电片转动,凸台进入定位片孔后能与后盖接触,于是,电路接通。电源从电池(3)正极经电珠、筒身、后盖、导电片到电池负极,当转轴再转过一定角度后,导电片凸台从定位片孔中退出,使导电片脱离后盖,则电路断开,完成了开关动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旋钮、转轴转动灵活、省力,导电片接触或脱离后盖可靠,另件加工容易,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电筒工业公司,未经广州市电筒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3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杆增力转角式阀门气动驱动装置
- 下一篇:魔幻智力壁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