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测温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91224136.5 | 申请日: | 199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07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旭 |
主分类号: | G01K7/06 | 分类号: | G01K7/06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亦定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测温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测温传感器,特别是一种长寿命测量高温的热电偶式传感器,它尤其适用于各种工业窑炉温度的连续测量和控制。
现有的测温传感器主要由热电偶、绝缘瓷套管、外保护套管、接线盒、补偿导线组成,测量高温时热电偶大都采用铂铑偶丝,外保护套管采用耐热合金钢、刚玉瓷管等,但由于我国不产铂,因而为生产铂铑偶丝进口铂国家要花费大量的外汇,还由于外保护套管有的不能承受较高的温度,测温时间一长仍被烧蚀,有的易脆当所测温度急剧变化时常常炸裂,使测温传感器报废,昂贵的铂铑丝不能物尽其用,造成大量浪费,为此人们也曾研究使用价廉的,我国有原料的钨铼做为偶丝测高温,但又由于传感器设计不合理,测量误差较大及钨铼偶丝易被氧化等问题使这种热电偶的传感器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测温传感器,它采用较廉价的热电偶丝,并能够在测量高温的条件下长时间工作不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传感器的热电偶采用能测高温但价格较便宜的钨铼偶丝,热电偶工作端用金属陶瓷套管进行外保护,工作端头部罩一个瓷帽,它与套装偶丝的绝缘双孔瓷管相连,瓷帽与金属陶瓷套管间充填吸氧、消氧剂,使残存的氧被清除,避免温度达到300℃时钨铼丝被氧化,在热电偶工作端绝缘双孔瓷管与金属陶瓷套管间充填氧化铝细粉,它对偶丝及双孔瓷管减震并驱走空气起绝缘作用。热电偶工作端后部所处环境温度已逐渐降低,可以换用普通钢管对偶丝进行外保护,双孔瓷管与钢管间有一个过渡段,过渡段内充填有驼绒状、质轻、能耐温1700℃的隔热材料,隔热段与过渡段相连,在隔热段热偶丝与钢管间充填隔热、保温、绝缘材料,隔断工作端通过双孔瓷管的传热及测量环境通过钢管的传热,使冷端为基本不变的室温,从而减小测量误差,此外这种隔热、保温、绝缘填充物还由于在温度变化时不膨胀或收缩,能很好地封严充填部位,不使空气从冷端进入传感器内部,对钨铼偶丝起到较好的保护。总之隔热段使传感器不产生测量误差又阻止空气从冷端进入传感器内部,避免了钨铼偶丝被氧化,这比当前应用的参比端温度校正法、参比端恒温法,补偿电桥法不仅测量误差小而且使用简单方便,价格低廉。外保护钢管的末端与接线盒连接,盒内也充填驼绒状热材料,热电偶冷端在接线盒内,连在热电偶冷端的补偿导线经接线盒引出,连向二次仪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简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传感器的热电偶采用钨铼偶丝(6),其工作端用金属陶瓷套管(3)进行外保护,工作端头部罩有一个薄壁的氧化铝瓷帽(5),瓷帽与套装钨铼偶丝的双孔瓷管(7)相连,瓷帽与金属陶瓷套管间充填金属铬细粉、金属钼细粉、活性碳细粉混合而成的吸氧、消氧剂(4),在双孔瓷管与金属陶瓷套管间充填氧化铝细粉(2),热电偶工作端的后部换用钢管(1)对偶丝进行外保护,双孔瓷管与钢管间有一个过渡段(8),过渡段用海泡石绒充填,隔热段(9)与过渡相连,隔热段中偶丝与钢管间用低钙水泥和海泡石绒组成的隔热、保温、绝缘材料充填,钢管与接线盒(10)相连,盒内也充填海泡石绒,热电偶冷端在接线盒内,连在热电偶冷端的补偿导线(11),经接线盒引出至二次仪表。
本实用新型测温范围为0-2300℃,在温度为1250℃以下时可以采用镍铬-镍硅偶丝进行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旭,未经王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4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