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式热管无效
申请号: | 91224443.7 | 申请日: | 199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9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吕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智民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平,王俊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热元件,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一般换热、蒸汽的发生、余热利用、节能及化工领域的开式热管。
热管是一种新型高效传热元件,其在气-气、气-固、固-固传热中热通量大,传热效果显著,但在气-液、液-液、液-固传热中效果明显下降,且现有热管均为密封装置,装有工质,其工作压力变化范围大,约为真空~几十个大气压,管壁较厚,有效传热面积小,热阻大,加工工艺复杂,制作技术要求高,适用面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在气-液、液-液、液-固热传热中热阻低、有效传热面积大,传热速率快、适用面广的敞开式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具有一根空心壳体3,其内表面附有毛吸材料4,毛吸材料4可采用金属丝、网、纤维织品、陶质材料或直接在空心壳体3的内表面刻拉成细的槽沟。空心壳体3的外表面可滚压成各种凹凸花纹或经烧结、化学处理成蜂窝状,以增大热传递面积。一个或多个进液管2插入空心壳体3内,进液管2插入空心壳体3的管口为一斜切面。一个或多个出气管5设于空心壳体3上。空心壳体3的两端设有与空心壳体3密封的端盖1。应用时,本实用新型将进液管2和出汽管5与被加热液体管道、容器或设备密封连接。被加热液体由进液管2进入开式热管的空心壳体3内,由毛吸材料4将液体输送布满空心壳体3的内表面,热源的热量由空心壳体3的外表面迅速传至其内表面,使毛吸材料4吸附的被加热液体汽化,并产生一定的压力,汽体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出汽口5进入管道、容器或设备,搅动其内的被加热液体并与之进行热交换,汽体本身被冷凝为被加热液体。被加热液体不断进入开式热管内进行吸热、汽化、排出、搅动、冷凝的循环过程,则被加热液体迅速、均匀地被加热、汽化。由于开式热管的进液口2是插于空心壳体3内的,故能起液封作用,即只能进入液体,不能排出汽体。开式热管出汽口5的个数不得少于进液口2的个数。若以产汽为目的,则开式热管的进液口2与输送液体的管道或盛装液体的容器连接;出汽口5与蒸汽管、过热汽、汽包或容器等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开式热管只有汽化过程,而无绝热和冷凝过程,故有效传热面积大,热阻小。
2、工作压力与被加热液体压力相同,压力变化很小,无真空要求,管壁厚度小,故节省材料,且使用寿命长。
3、传热速率高。
4、制造工艺简单,加工技术要求低。
5、在一般换热、蒸汽的发生及余热利用、节能、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智民,未经吕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44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去除摩擦焊焊接飞边的新型装置
- 下一篇:聚合酶链式反应DNA扩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