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装式民用液化石油气残液汽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24522.0 | 申请日: | 199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42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平;汤天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科数理科技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00 | 分类号: | F24C15/00;F17C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文韬 |
地址: | 43007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装式 民用 液化 石油气 汽化 装置 | ||
内装式民用液化石油气残液汽化装置属于液化石油气残液的一种汽化设备。它与角阀连接在一起,被安装在民用液化石油气储存钢瓶内,是促使其内液化石油气残液气化、燃烧的装置。
与以前使用的固体燃料相比,它是一种方便、干净、热值高的优质燃料。因此,深受广大城乡居民欢迎。廿多年来,这种燃料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实践证明现在使用的钢瓶装载的液化石油气存在着以下的缺点:(1).在钢瓶中剩有一定数量(2~5公斤)的残液不能被利用,降低了燃料的利用率;(2).生产、供应钢瓶装载液化石油气的单位,为了清除瓶内残液,必须支付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因而,使液化石油气的成本增高;(3)如果对液化石油气残液清除处理不当,则将影响安全,导致火灾。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相继出现了一批处理、利用民用液化石油气残液[其主要成分是戊烷(C5H12)和沸点更高的烃类物质]装置的研究成果,就其装配方式而言,可分为外装式和内装式两种。外装式装置是让已充入钢瓶中的液化石油气通过一恒定的磁场,使液化石油气分子极化,并拉开它们之间的间距,以促使残液气化,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但是这种间接作用是很难将钢瓶内的残液完全气化、燃烧的,因此,未能得到实际广泛地应用。另一种利用负压作用原理的内装式民用液化石油气残液处理装置,它可以将残液引射至输气管并自由蒸发成气态和参与燃烧,但由于设计者未能完全清楚地了解钢瓶内部的饱和蒸汽压的状态,而是人为制造负压,至使残液引射量过多,在输气胶管中出现残液,严重时使气道堵塞,燃烧中断。另外,由于深度制冷,在减压阀处严重结霜,使用户产生不安全感。所以,这类装置至今尚未成为实用性商品。
为了检验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发明人曾以《民用液化石油气残液汽化装置》为题名,通过湖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对国际上的1966年至1991年8月间有关这方面的专利文献进行了联机检索。所用的提问关键词为:液化石油气、残液、汽化装置、完全燃烧器。联机检索结果如下:在液化石油气名目下的专利文献共210篇,在残液名目下的专利文献共93608篇,在汽化装置和完全燃烧器名目下的专利文献共3308篇,在液化石油气汽化装置和完全燃烧名目下的专利文献共5篇,而在液化石油残液汽化装置和完全燃烧器名目下的专利文献为零篇。因此,通过联机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似的专利在国际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
设计和研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配置在充装有液化石油气钢瓶内的残液汽化装置,使残液完全气化和燃烧;以降低液化石油气生产、管理成本;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和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如下:因为储存在钢瓶内的液化石油气存在着几乎是恒定的饱和蒸汽压,发明人充分利用这种气、液两相共存情况下的压力状态。在钢瓶角阀的进气处(使用状态)装配一阀式结构的残液汽化装置,该装置中分别设有气相和液相两个变孔径的通道。液相石油气通过一变孔径通道后,降低了液相石油气中重组分(它是残液中的主要成分)的沸点,并产生一定的喷射效果。而气相石油气则通过另一变孔径通道产生高速气流,用它去轰击由液相变孔径通道中喷出来的液相石油气流,使后者变成微小颗粒,增加其蒸发面积,从而达到加速气化和充分燃烧的目的。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内装式民用液化石油气残液汽化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1——弹簧;2——阀体;3——阀体侧孔;4——阀芯;5——阀盖;6——吸管;7、8——构成气相变孔径通道,其中7是窄口径,8是宽口径;9、10——构成液相变孔径通道,其中9是窄口径,10是宽口径;11——气室;12——进气环。整个装置通过阀体2上的螺纹与液化石油气钢瓶中的角阀下端内孔连接固定,置于钢瓶内,亦可用其他方式将它们连接固定。阀芯4与吸管6相连接后装入阀体2内,并通过弹簧1和阀盖5将其推入阀体上止端,关闭阀体侧孔。气相变孔径通道7、8经阀体气室、进气环将钢瓶上方含有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汽压的空间与本装置的出口沟通。而液相变孔径通道9、10则经过吸管6将钢瓶底部与本装置的出口沟通。钢瓶底部的残液通过吸管6和液相变孔径通道9、10通向出口,而钢瓶上方的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汽则经过进气环12、气室11和气相变孔径通道7、8通向本装置的出口。
阀体2、阀芯4、阀盖5可由黄铜或其他材料制成。弹簧1可选用直径为0.6mm和75Mn弹簧钢丝制成(有效圈数10圈,自由高度14~18mm,中径8mm)。吸管由耐油塑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科数理科技开发公司,未经武汉中科数理科技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4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