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循环延迟塔板无效
申请号: | 91224686.3 | 申请日: | 199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5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32 | 分类号: | B01J19/32;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延 |
地址: |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循环 延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液对流控制循环塔内部装置的创新。
控制循环塔是一种新型高效分离设备。它通过将常规塔内气液两相流体的连续对流改变为断续的脉冲对流而成倍地提高塔的分离效率和生产能力,大量的理论计算证明该操作具有上述性能。但实际塔内由于控制循环的液流阶段存在液体的轴向混合而大大降低了控制循环塔的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在控制循环塔内相邻两块塔板间设置一种控制循环延迟塔板,可有效地避免不同浓度的液体的轴向混合,而大大提高控制循环塔的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关键是在控制循环板式塔内相邻的两块塔板之间设置了控制循环延迟塔板。该装置结构如附图1所示。其中1为导液板,它呈环状,或连接在塔壁或固定于集液槽上,用以将沿塔壁下流的液体导流至集液槽内。2为集液槽,它可连接在塔壁上,也可通过虹吸管支承在塔板上,用以承接从上层塔板和导液板下流的液体,该槽的高度和直径由塔板存液量大小来决定。3为虹吸管,用以导流集液槽内的液体,它焊接在集液槽的底板上,一部分伸入槽内,一部分伸出槽外,支在塔板上,其直径大小和根数及长度均需根据计算而确定。4为液封帽,它与虹吸管构成虹吸装置,该液封帽可固定在虹吸管上或集液槽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现有效控制循环过程如下:
当塔内的气流阶段停止后,液流阶段开始时,各塔板上液体开始向其相邻下层塔板流动,但首先流进延迟塔板上的集液槽2内贮存,待塔板上液体全部流净时,延迟塔板的集液槽内液体才经虹吸管3迅速下流至下层塔板上,从而避免了不同塔板上液体的混合。
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循环筛板塔,用于吸收过程,板效率可达170%。本实用新型除了可提高控制循环塔的分离效率外,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可靠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46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