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胎自动充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24861.0 | 申请日: | 199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9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炎;关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炳炎;关启明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胎 自动 充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在车上的轮胎自动充气装置,它尤其适合于装在自行车上来给轮胎自动充气。
已有的自行车胎自动充气装置,均是利用人踏车的力经过传动机构来驱动一个连杆活塞式的气泵,达到在车子行驶过程中不断地给车胎充气的目的。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85104884A公开的“自充气气门芯”和CN86106652A公开的“自行车自动充气泵”就是如此。这些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均要消耗骑车人的体力,并且机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也不能根据轮胎所需的气压来调节或停止气泵的供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轮胎接地处的变形来驱动的车胎自动充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车胎自动充气装置的组成零部件及相互位置关系、连接关系和运动关系如下:
(1)一个装在下面将说到的泵体内的泵气球,其上装有通大气的进气阀和通车胎内腔的出气阀,车轮每转动一圈就迫使它完成一次吸气和向车胎内泵气;
(2)一个从车胎气门咀孔装入车胎内腔中的传力调压气球,其内腔被一块硬隔板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上、下两室,上室与所说泵气球的出气阀及车胎内腔相通,下室可通过其上的一个厚壁部分充以一定压力的空气,与其靠近的车胎处转到接触地面而被压扁时,它就挤压该传力调压气球,通过所说的硬隔板及下面说到的挺杆压迫所说的泵气球进行泵气,调整该下室内的充气压力可以调整其与车胎内壁的间距,从而调整所说的泵气球的泵气行程,达到调整车胎充气压力的目的;
(3)一个装在车胎气门咀孔外部、容纳并安装所说泵气球的泵体,其内腔不通大气,但经所说传力调压气球上室通车胎内腔;
(4)一根装于所说的传力调压气球隔板与泵气球之间的挺杆,一个穿过车胎气门咀孔进入所说传力调压气球的挺杆套,该挺杆套与紧固螺母配合将传力调压气球与车胎互相压紧,并与所说的泵体密封性地连接起来。
这种装置直接利用轮胎接地处的变形来给车胎充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附图是这种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示意图,图中各符号表示的零件是:
1--泵气球进气阀密封盖 2--泵气球
3--泵气球进气阀 4--泵气球出气阀
5--泵体 6--挺杆
7--传力调压气球 8--车胎
9--传力调压气球充气橡胶块 10--挺杆套
11--隔板
A--传力调压气球上室 B--传力调压气球下室
下面结合附图来解释这种装置的工作原理:
当传力调压气球7处的轮胎转到接触地面而被压扁时,轮胎壁挤压该气球,使其上升,并通过其隔板11和挺杆6压缩泵气球2,将泵气球内已吸满的空气从出气阀4泵出来。空气沿图1中箭头Q指示的路线,经泵体5和传力调压气球上室A进入车胎内腔。当上述位置离开地面时,此处轮胎恢复原状,传力调压气球7及挺杆6落下,泵气球2靠自身弹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克服泵体5内的空气压力而恢复原状,此时其吸气阀3打开,从大气中吸进空气。
用一块硬隔板11(如金属板)将传力调压气球分隔成互不相通的A、B两室,B室内预先充以适当压力的空气并与车胎内腔隔绝,因硬隔板11面积较大而泵气球较小,故从硬隔板通过挺杆传来的力足以压缩泵气球。泵气球被全部压缩后因余隙极小,其内压力大于泵体内气压,所以最终会把空气压至泵体内。在这一过程中,传力调压气球也会受到一定的压缩,其压缩变形的大小与车胎内气压和车辆负荷有关,预先调整该球内的气压可适应不同的车胎内压力的要求。当负荷重而车胎内压力较低时,若在传力调压气球内充以较高的压力,一方面传力调压气球7由于胎内压力小而膨胀,从而缩小其与车胎内壁的间隙,甚至接触胎壁,另一方面,由于负荷大致使轮胎接触地面处的变形大,结果导致泵气球2的泵气行程加大。反之,在车胎内气压大而车辆负荷小时,传力调压气球受胎内气体压力而收缩,同时轮胎变形也小,会导致泵气球2的泵气行程减小。所以,改变预先充入传力调压气球中的空气压力,可以调整轮胎中实际使用气压的大小,以满足使用者不同的要求。
橡胶块9就是为用注射器向传力调压气球7内充气而设置的。
在不需要泵气(向轮胎内充气)时,还可以旋紧泵体上端的泵气球进气阀密封盖1,这时没有空气能再进入泵气球。
挺杆的行程是有一定范围的,它的最大行程等于泵气球被全部压扁时的行程,也就是泵气球的内径,这一点靠传力调压气球的硬隔板11到与泵体4相连的挺杆套10的底面的距离来保证。轮胎受到地面过量的压缩由传力调压气球B室的进一步压缩(挺杆无行程压缩)来满足,此时传力调压气球仅起到一个弹簧的作用。然而实际使用时,在有效泵气压缩过程中,一般情况下B室都有过量压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炳炎;关启明,未经张炳炎;关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4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机载重车电压变换器
- 下一篇:可调节刺入深度的内镜注射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