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改良的手把组件无效
申请号: | 91225000.3 | 申请日: | 199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2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徐鸿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鸿诚 |
主分类号: | B62K21/12 | 分类号: | B62K21/1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培硕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良 手把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手把组件,主要通过一体成型的手把管,配合上、下对合的立管端头片锁装,使手把管的锁装组合更简便,并通过管面包覆具有弹性的软质材料,使手把管的表面握持舒适,不易刮伤生锈,确保使用的安全美观。
现有一般自行车手把组件的组装设计,主要为一支设计成L形状的手把立管3,如图4所示,立管3的一端具有一具开口槽32的圆管端头31,手把管4由其一端插入后,开口槽32两侧所设相对耳片33互相配合用螺栓将开口槽32锁合,以夹紧手把管4形成插装定位;但是,这种现有插合组装结构及其类似结构,由于手把管4的直径与圆管端头31的内孔径相差无几,故很不易插合穿装,并经常发生电镀的光滑手把管4面被刮伤,以致于严重破坏手把管4的外观美感,而且管体大都由硬钢管制成,刮伤的管面由于丧失保护的表面层,使管体内部的材料暴露于空气中,经常会产生锈蚀的情形,造成整支手把管4外表的不雅观;并且用钢管制成的手把管4,两端握把握持处,常需另加装套体41,以方便握持和美化外观,然而此种加装套体41的设计,一般均以挤套方式穿装,故组装时也很不方便,且由于用久后,由于套体41松散扩大或因受握持时的转动施力,以致套体41产生向外脱离的现象,以上种种均是一般现有手把结构使用上常见的缺点,因此,极有待改善。
鉴于现有手把结构使用上的诸多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改良的手把组件,在该组件中一体成型的手把管制作,直接达到成型的成品,而不用再次套装或电镀处理,并且立管组件端头结构设计为由上下两片式的端头片构成,配合以螺栓锁装的方式,使整个手把组件的组装简便实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手把组件,其中手把管在外表面以一层尼龙纤维包覆并一体模制成型制成,其管面具有弹性,而没有控握时冰冷的感觉,而且由于立管组件的端头片为上下对接锁合结构,因此,使整个组装操作简单方便,且更方便手把管的换装使用,并可达确保手把管外观美化。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改良的手把组件主要包含有一倒L形状的手把立管及一支供手握持操控的手把管等构件;手把立管包含一横管,其中
手把的主干为一根内管,在该内管外层包覆有与其一体模制成型的稍具弹性的材料;
所述横管的外侧端顶部设有一定位孔,该横管与由上下相对称的上下端头片组成的端头组相锁合,所述上端头片上冲制一定位片,与定位孔插合组装,所述上下端头片配合,并以螺栓锁合夹持定位手把管;
所述手把立管组件结构,其中上端头片所冲制的定位片的大小与横管顶部的定位孔相应,为求插合的密合,片体大都设计成三角形状而定位孔则配合设计成梯形口状;
所述手把组件中,手把管两端手把部亦可与手把管一体成型,使手把管两端具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成一整体的手把部。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把组件中的手把管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把立管组件的立体外观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把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现有手把组件装配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结构改良的手把组件,请参阅图1-3所示,其中手把管1的主干内管10为一较小管径的钢管,该钢管外部包覆尼龙、纤维等材料,在制作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手把管过程中,内管10被放置于一成型模具组中,外覆上述尼龙或纤维等材料一体注射成型,这样在手把管1的管体表面上,由于成型模具的形状设计,两端分别形成一供握持的手把部13,而管体中段则形成一段较粗的中环12,并且在管体的中央适当位置的表面形成直的凹凸条纹分布的粗纹面14,以供当手把管1的管体套装组合于手把立管组件2的端头位置时,方便地夹紧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鸿诚,未经徐鸿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5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数字语音读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固活两便万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