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蟑螂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25599.4 | 申请日: | 199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88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涛 |
主分类号: | A01M1/00 | 分类号: | A0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52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蟑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捕蟑螂的装置。
采用化学药剂毒杀蟑螂,由于污染环境而危害人体健康,已逐渐淘汰。用物理方法捕杀蟑螂,无此缺点,用以下物理方法捕蟑螂,效果较好;
一种封闭性容器,其容器上至少开有一个使容器内外相通的、且指向容器内部的乳状突出通道,此种封闭性容器相互结合,组成一种三级结构的捕蟑螂迷宫,蟑螂一旦进入其内,难于逃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新型捕蟑螂迷宫装置,它的结构更加合理、捕蟑螂的效率显著提高、产品成本显著降低。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前述的三个不等大的封闭性容器,一个较大,另两个较小,相互结合,组成一种级间不等大的三级结构的捕蟑螂迷宫装置,第一级容器较大、具有两个或三个乳状突出通道,第二级容器较小、显著小于第一级容器、具有一个乳状突出通道,第三级容器较小,显著小于第一级容器、具有一个乳状突出通道。试验表明,第一级容器中诱饵数量的多少,会显著影响捕蟑螂的效果,如果第一级容器适当宽大一些。装的诱饵数量较多,并且诱饵也不会堆积过高,则捕蟑螂的效果就好。第二级容器、第三级容级适当小一些,显著小于第一级容器,并不会明显影响捕蟑螂的效果,但却可以显著节省原材料,显著降低产品成本。
第一级容器适当宽大一些,则可以设置多个乳状突出通道,从而增加蟑螂进入第一级容器之内的机会,当第一级容器的底平面上的点与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为5-12毫米时,以设置2-3个乳状突出通道为宜。
采用第一级容器较大、第二级容器、第三级容器、第四级容器较小的四级结构。捕蟑螂的效果增加并不明显。
在第二级容器、第三级容器中,均各设置一个乳状突出通道,这与其设置多个乳状突出通道相比,并不会显著降低捕蟑螂的效果,但却可以降低产品成本。
在第一级容器中,乳状突出通道斜向指向容器内上方,乳状突出通道底面的壁与容器底平面之间的夹角是40-50度,乳状突出通道的外入口的内口沿的下沿与容器底的外表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15毫米,乳状突出通道的内出口的内口沿的下沿到容器底的内表面的最短距离是13-25毫米。采用此种形式的乳状突出通道,既可促使蟑螂进入第一级容器之内,同时又能保持着较好的阻碍蟑螂反向逃出第一级容器的作用。
在第一级容器中,乳状突出通道底面的壁的长度是18-28毫米,采用此种长度,在促使蟑螂进入第一级容器和阻止蟑螂反向逃出第一级容器的两个方面,均能保持着较好的效果。
在第一级容器中,乳状突出通道底面的壁上开有数量不定、大小不一定相等的小孔或缝隙,其小孔或缝隙的最大内切圈的直径小于3毫米,此种小孔或缝隙可促使蟑螂更易进入第一级容器之内。
在第一级容器中,其扁圆形或方形的乳状突出通道的内出口的椭圆形或长方形的内口沿长12.2-16.2毫米、宽7.2-8.8毫米。采用此种乳状突出通道,在促使蟑螂进入第一级容器和阻止蟑螂反向逃出第一级容器的两个方面,均能保持着较好效果。
在二级容器、第三级容器中,其扁圆形或方形的乳状突出通道的外入口口沿与内出口口沿之间的最短距离是12-18毫米,其扁圆形或方形的乳状突出通道的内出口的椭圆形或长方形的内口沿长11-13.5毫米、宽5.5-7.7毫米。采用此种结构,蟑螂更容易定向地从第一级容器之内移向第二级容器,第三级容器之内,但却不容易从第三级容器反向逃往第二级容器、第一级容器之内。
在第二级容器,第三级容装中,乳状突出通道的内出口的内口沿的下沿到容器底的内表面的最短距离是10-20毫米。采用此种结构,蟑螂不容易从第三级容器反向逃往第二级容器、第一级容器之内,但蟑螂却比较容易从第一级容器移动到第二级容器,第三级容器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更为简单、更加合理,捕蟑螂的效率显著提高,产品的成本显著降低。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的最好实施例:
附图所给出的图形,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施例的透视图。其中的盖子部分未画出。
在附图中,三个不等大的封闭性容器〔1、2、3〕,相互结合,组成一种级间不等大的三级捕蟑螂迷宫,第一级容器〔1〕较大、其底面的圆的直径是100毫米,第二级容器〔2〕中的前后相对的两个弧形侧壁间的距离是35毫米、左右相对的两个侧壁间的距离是50毫米,第三级容器〔3〕中的前后相对的两个弧形侧壁间的距离是35毫米、左右相对的两个侧壁间的距离是5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涛,未经刘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55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送风侧吸风带拖车转台三废治理大型喷漆室
- 下一篇:车辆防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