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液自动稀释机无效
申请号: | 91225915.9 | 申请日: | 199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4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景山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西岗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希鲁 |
地址: | 116001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自动 稀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适用于血清学试验的“微量法”试验机具。
目前医院、卫生防疫及科研部门在“微量法”的血液稀释程序上几乎全部都是采用人工操作方法,即将微量稀释液、编号检样血清滴入稀释板(又称反映板、血凝板或微量血凝滴淀板)的同列凹孔内,使用双手搓动稀释棒60~100次(或经过约10秒时间),再转移至下一排凹孔继续稀释,历经数次而完成混匀和倍比浓度稀释操作。所使用的稀释棒及稀释板现均已成为标准型式:稀释棒头部为开有槽口的不锈钢圆柱体并带有铝铅合金的柄杆;稀释板为设有横12列纵8排棋盘形布置的中心间距离均为9毫米具有96个凹孔的矩形板。采用人工操作存在着下列问题:1、工作效率低、操作者易疲劳;2、混匀效果受操作者的体力、情绪与技术熟练程度的影响而不稳定;3、因稀释板凹孔间距小更换排列时稀释棒头易碰撞接触,也可能放错,导致检验结果不准;4、手持稀释棒可能增加操作者感染病菌的机会。近几年来已有几位设计者提出了采用机械代替人工的办法,如微量血清稀释机(申请号85203750)及血液稀释机(申请号87215462)其同列稀释棒均可采用电机带动、减轻了操作者的体力消耗,但稀释棒进出稀释板凹穴与在稀释板上的跳行换位仍需用人工操纵,甚至连每次稀释棒的转、停都要由人工掌握,其手工操纵仍较频繁,操作次序如稍有错乱也容易发生问题。又如微量液体稀释机(申请号88213383.7)电动血液稀释仪(申请号89209824.4)前者是在振荡器的基础上改进了稀释棒与稀释板的设计,增加了机身和头架,后者则使稀释棒完全不动而以稀释板固定在振荡器上以振荡代替搓棒运动。这两种机具自动化程度都较高,但前者采用了蜗杆蜗轮副、主离合器、单向离合器、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特型计数齿轮机构与曲柄连杆机构等,其机构结构相当复杂,而后者的控制电路则过分复杂。此两种机具由于机、电零部件太多,生产成本必然偏高,制造维修与使用维护都比较困难,不易推广使用。此外上述四种机具还都存在着体积较大、重量较高和外形不美观的共同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体形小巧美观、重量较轻、操纵方便、且其内部机械与电气系统比较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使用可靠的血液自动稀释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自动稀释机,它包括有以电机[20]与传动变速机构带动稀释棒[50]旋转的机头[4]、安装与固定机头[4]并可在其上转动的机架[5]、承托稀释板[51]并可使机架[5]在座中升降滑移的机座[1]与布置在机座[1]内并连接到机头[4]电机[20]上的电气系统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释棒[50]是采用棒体后部截短直接插入机头[4]各排并列传动轴[47]下部并箍紧在联轴套[49]内,所述的机架[5]是以其两侧的止动螺帽[43]使机头[4]安装夹持固定和沿止动螺帽[43]中间螺杆轴而向后上部转动的,所述的机座[1]内装有可使机架[5]间歇升降滑移和所承托的稀释板[51]分段平移前进的以电气系统控制带动的运动机构。其所述的机座[1]内的运动机构是由固定连接在电机[12]偏心轴上的其型面触靠到机架[5]内下底部托板[39]的凸轮[13]、固定在机架[5]内下底部小梁侧面的小轴[14]、两个固定在机座[1]的支点限位销[11]与支轴[18]、下部叉头夹在小轴[14]外周面上后部尾端长槽夹在销轴[6]外周面上其轴心孔沿支轴[18]为中心摆动的传动板[17]、安装在支架[19]的滑板[3]上滑行的其一端活动连接有销轴[6]另端活动连接有销轴[10]的拉板[7]、活动连接在拉板[7]上其上端呈尖锐爪形而下端后侧受固定的限位销[11]制约的拉爪[8]、固定在承托稀释板[51]的板架[52]下部的其下底面上设有若干等距离齿槽可供拉爪[8]爪端锲入的斜齿条[9]所构成。其所述的机头[4]的机头体[46]内固定有电机[20],经过其输出轴与皮带轮[29]圆皮带[21]皮带轮[26]的连接传动,皮带轮[26]的下端传动轴[47]连接到设有等距离布置的有相互啮合的同型正齿轮[48]且其下端均装有联轴套[49]的横列各轴的中间任何一个轴头上。其所述的电气系统为使用220伏常用电压外端连接有双脚插头的电气控制系统,在其火线上从插头起依次设有熔断器BX、有触压自动切换触点的保护开关K1[2]、电源开关K2[24]、设有三个连接位的工作开关K3[25]、设有关与开两个触点的予置开关K4[32]、由连接在机座[1]后面滑动装置的升降位移切换以使电机M2[20]脱开停转或接通旋转的控制开关K5[40]、末端引线分头与电机[20]及显示稀释棒[50]正在旋转工作的黄色指示灯YL并联后均接到零线上,在零线上从插头起还依次设有其间装有终点指示的红色指示灯RL[22]并与保护开关K1[2]另一个触点相接,连接到K2与K3火线间的绿色指示灯GL1[23]和并联连接到K4与K5火线间的绿色指示灯GL2[23]和电机M1[20],其中各开关中的保护开关K1[2]、予置开关K4[32]与控制开关K5[40]分别由在机座[1]内的运动机构中的斜齿条[9]、斜齿条[9]侧面上的由止螺钉[34]固定的限位板[33]和在机架[5]后侧面固定的滑动装置所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景山,未经赵景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59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