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民用混光吸顶灯无效
申请号: | 91226252.4 | 申请日: | 199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19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郝乃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电子工业部第一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1S7/00 | 分类号: | F21S7/00;F21V7/00 |
代理公司: | 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夏屏 |
地址: | 233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民用 吸顶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民用建筑用的混光吸顶灯。
现有的民用吸顶灯多半采用白炽灯泡,尽管其结构简单、接线方便,但存在一个突出的缺点即光效低、耗电多、造成了电能的浪费,且现有民用吸顶灯的安装也较为麻烦,施工时的安装工程量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民用吸顶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高光效、节电效果显著、安装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的新型民用混光吸顶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两个光源,利用板块式反射器进行混光,将所有的灯具附件固定于底座上,成为一个整体式的混光吸顶灯。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镇流器(3、12)、电容器(5)、电子触发器(10)、接线端子(7)、接地卡子(13)、装有光源(6、11)的灯头支架(14)、板块式反射器(8)以及外罩(2),是一整体式结构的民用混光吸顶灯,安装使用方便。板块式反射器(8)是由主反射器(4)与副反射器(9)组成,可使灯具获得满意的混光效果与配光曲线,提高了光效,起到节省电能的作用。光源(6、11)采用特性不同的小功率高强气体放电光源,也可提高光效,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光效高、节电效果显著、安装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仰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主反射器的结构正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主反射器的结构仰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副反射器的结构正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副反射器的结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为一整体式结构的民用混光吸顶灯,镇流器(3、12)、电容器(5)、电子触发器(10)、接线端子(7)、接地卡子(13)、装有光源(6、11)的灯头支架(14)、板块式反射器(8)、外罩(2)都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使灯具形成一完整的整体,这样的混光吸顶灯外形美观、协调,尺寸符合建筑模数,可以修正人眼的错觉,在形体色彩方面与建筑本身相协调。底座(1)上开有四个安装孔(15),使底座兼起安装底板的作用,安装时只要用四只膨胀螺栓就可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上,接入两根电源线即可亮灯,比现有的吸顶灯安装工程量减少40%,使用、安装、维修都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板块式反射器(8)由主反射器(4)与副反射器(9)组成。主反射器(4)如图3、图4所示,由铆接在一起的反射极(16)与侧反射极(17)构成。上反射极(16)为一整体结构,上部为两个柱面,两个棱面及一个平面构成,下部为板块式结构。侧反射极(17)共有两块,其上部为平面,并有2个以上的通风孔(18),下部为板块式反射面,其中一块侧反射极上留有两个灯头安装孔(19、20),副反射器(9)由连接片(21)与铆接在一起的板块式反射极(22)构成,其反射面上涂以二氧化硅新涂料,可使反射率的保持率比现有吸顶灯的反射率保持率提高50%,两个灯头支架(14)上的光源(6、11)发出的光,经板块式反射器(8)混光后可以得到最佳效果的配光曲线。
本实用新型具有两个可同时使用的灯头支架(14),其上安装的光源(6、11)为小功率高强气体放电光源,例如一只为高压汞构灯,另一只为小功率高压钠灯,这种小功率高强气体放电光源的光效为白炽灯的5倍,可节能80%,使用寿命为白炽灯的1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电子工业部第一设计研究院,未经机械电子工业部第一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62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盒盖的自动启闭装置
- 下一篇: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