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用指针式时钟的电夜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26472.1 | 申请日: | 199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48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申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封为彬 |
主分类号: | G04C17/00 | 分类号: | G04C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6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针 时钟 夜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用指针式时钟的电夜光装置。
现有的时钟夜光,是在时钟的指针及表盘刻度上涂萤光物。这种方法因外光源切断后萤光强度很快减弱,夜光不明显,盘面稍大的时钟已多不采用。在1988年第三期电子报上,以“给时钟增加电夜光”为标题,报导了用12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安装在表盘刻度的整点位置,予以弱光照明的结构,对时钟夜光不明显稍有改进,但其突出的缺点是发光二极管没有指示时间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室用时钟的指针上装有半导体发光器件的装置,解决夜光不明显和半导体发光器件不能指示时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时钟的时指针和分指针上分别安装固定数只半导体发光器件,数量以各两只为宜。为便于夜间区分,时指针和分指针上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不相同。为给指针上发光器件供电,在指针的根轴部设置一套带滑动弹性触片的导电装置,其作用是当指针转动时,通向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导体或导线不致卷缠在一起。该导电装置是在时钟原有的时轮管外面套上一段与其绝缘的金属套管,电源的一个极通过机芯与时轮管和分轮管接通,另一个极通过滑动触片与套管接通,指针上的发光器件通过根轴部滑动触片或固定触片与套管,时轮管,分轮管的接触,得到供电。
为对指针上发光器件进行控制,时钟体内装有发光控制电路和为其供电的电池型直流电源。该发光控制电路的主体是SL3909或LM3909闪光集成电路,夜光开关最好选用暗通式光控开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半导体发光器件安装在指针上,夜光明显而且具有指示时间的作用;应用范围广,各种室用指针式时钟均可适用。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1是表示半导体发光器件和滑动弹性触片导电装置安装位置的正视图。附图2是表示一种滑动弹性触片导电装置与指针结构关系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发光控制电路图。
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将半导体发光器件如半导体发光二极管1和2各两只,安装在时钟的指针3和分指针4上,若感不足,可在时钟表盘刻度的3、6、9、12的整点位置上各加装一只发光二极管。为便于夜间区分,时指针和分指针上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不宜相同。在指针的根轴部有一套带滑动弹性触片的导电装置5。附图2所示是滑动触片导电装置的结构。时钟的机芯,时轮管6和分轮管7一般用导体制成,对某些塑料机芯的时钟可予先镀导电膜,将时钟的机芯与直流电源的一个极,例如正极接通,时轮管和分轮管就成为电源的正极;在时钟原有的时轮管6的外面新增加一段金属套管8,套在时轮管上,两管之间用绝缘胶粘住,套管8的固定位置要求其上端超出时轮管6上端0.5~1毫米,在套管的中部开有一个时轮管引出线缺口9,套管下部与滑动弹性触片10接触,触片10接在电源的负极上,这样套管8实际成为电源的负极。时针3上的发光二极管从固定触片11处的套管上和套管缺口处9的时轮管上,构成回路。分针4上的发光二极管从固定触片12处的分轮管上和分针下面滑动弹性触片13所接触的套管上,构成回路。图2中的“+-”号标记,表示指针上导体或导线的极性。为实现对指针上发光二极管发光方式的控制,时钟体内装有发光控制电路和为其供电的电池型直流电源。附图3是发光控制电路,电路图中的SL3909或LM3909是单片闪光集成电路,能在1.5伏单节电池下工作,为指针上发光二极管提供脉冲电流,使其呈闪烁状发光,具有动态指示时间的效果,电路中的K为夜光开关,可以是手动,最好用暗通式光控,控制环境变暗时夜光自动开启,环境较亮时夜光自动关闭,更为省电。本实用新型使用一节R20干电池,在暗通光控条件下,可使指针上四只发光二极管发光一年半以上,既便是昼夜连续发光也可使用半年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封为彬,未经封为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64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