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列车尾灯无效
申请号: | 91226793.3 | 申请日: | 199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6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明;李连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铁路分局电视大学工作站实验厂 |
主分类号: | B61L15/02 | 分类号: | B61L15/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9***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尾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列车尾灯。
列车尾灯主要用作司机瞭望列车运行状况的信号灯,其朝车头一侧需发白光,朝车尾一侧需发红光。现有列车尾灯采用钨丝灯泡作光源,在两面分别装上红色和无色透镜玻璃,用黄光近似白光,使用效果不佳。还有人试图在管芯中装上许多红、绿发光二极管进行混色来模似白光,但是从灯外仍可看出红、绿光斑,无法达到很好的混色效果,影响司机的瞭望。另外,现在列车尾灯耗电量较大,往往在运行不长时间后就需要为电池重新充电,不便于长途行车,另外,现有列车尾灯的寿命仅600小时左右,且易破损,加重铁路的经济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白光效果、耗电省、寿命长不易破损的列车尾灯。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反射镜3、4,反射镜3、4交界处装有双色管5和红色管6,反射镜3上方装有无色透镜玻璃7,反射镜4上方装有红色透镜玻璃8,所述的双色管5包括带引线的发光单元9、10、混色体、外套15,发光单元9、10拼装于内壁带有混色腔11,混色反射腔12的外套15内混色腔11前,混色反射腔12上连着砂凸透镜13,发光单元9与可调电阻17串联,发光单元10与红色管6串联,上述两条串联支路并联后接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混色效果好、发光效果佳,双色管的混色腔及混色反射腔使两种单色发光单元发出的单色光经过多次折射混成一体,砂凸透镜又通过石英的多棱反射和折射产生匀光作用,经反射镜的反射使输出光线强而混色均匀,白光效果好,本实用新型比现有产品节电六分之五,结构牢固,使用寿命从600小时提高到1~2万小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截面图
图2是双色管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反射镜3、4,反射镜3、4的交界处的印刷电路板2上靠反射镜3一侧装有双色管5,靠反射镜4一侧装有红色管6,反射镜3上方装有无色透镜玻璃7,反射镜4上方装有红色透镜玻璃8,所述的双色管5包括带引线的发光单元9、10混色体,外套15,发光单元9、10拼装于内壁带有混色腔11、混色反射腔12的外套15内混色腔11前,每个发光单元均采用发光二极管带碗反射腔通用标准金属支架封装,发光单元9发红光,发光单元10发绿光,混色反射腔12前部通过外套15和支架圈16连着砂凸透镜13,发光单元9与可调电阻17串联,发光单元10与红色管6串联,上述两条串联支路并联后接电源。
使用前先调节可调电阻17的阻值,使双色管5发出的光接近白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铁路分局电视大学工作站实验厂,未经杭州铁路分局电视大学工作站实验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6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暖风化铁炉
- 下一篇:一种机电一体化数控针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