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组合式全频道电视接收天线无效
申请号: | 91226821.2 | 申请日: | 199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291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怀义;李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怀义;李怀忠 |
主分类号: | H01Q21/30 | 分类号: | H01Q21/30;H01Q9/00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长 |
地址: | 0624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组合式 频道 电视接收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视接收天线,特别是指一种家用组合式全频道电视接收天线。
现有的电视天线,虽然品种较多,但归纳起来,有下述一些特点:1.现有的电视接收天线,其横担均仅起支架作用。2.现有的电视接收天线,接收L、H、U频段全频道电视节目,通常需要架设几副天线。3.现有的电视接收天线,书刊资料中对其关键指标驻波比S规定要求过低,一般提出S<3,最高提出S<2。而现有技术在宽频带内达到该指标是不容易的,而现有技术又多不提及对该指标有很大影响的配接传输等问题,因此实际使用的各种电视接收天线的整个系统S值更大。信噪比大于20是广播电视系统信号处理和传输的最低要求。当S>1.3时,将反射波视为杂波,信噪比已小于20,这表明此时无论电视信号多强,质量多好,天线增益多高,配接多规范,环境多有利,也不能满足收视质量的最低要求,收视的画面质量只能是低水平的。4.现有的电视接收天线,在应用最广泛的八木型以及其它型中,虽也有X型、扇型、S型、W型,以及各种复合型等宽带结构,但按上述驻波比要求均达不到L、H、U全频段,而且加工制作调试困难。现有的各种“全频道”电视接收天线,按上述驻波比要求,也远达不到全频道。5.现有电视接收天线,为了提高增益,在加了反射器和引向器之后,输入阻抗急剧变化,极难和通用馈线匹配,同时带宽变得更窄。6.现有电视接收天线中采用的各种U段匹配变换办法,不能实现U段全频段低驻波(S<1.2),低损耗(<0.5dB)的阻抗匹配变换。7.现有电视接收天线技术中介绍的混合器,采用K式或m式或K-m式电路结构时,均存在带外衰减太小,相互影响串扰问题,更主要的是这类滤波器L段和H段对U段存在几个很深的吸收谷,严重影响U段信号的接收。其它型性能良好的滤波器,电路复杂,自制难度大,更主要的是插入损耗太大,不宜于家用电视接收天线系统中。8.现有的电视接收天线,随着技术进步,已广泛采用同轴电缆做馈线,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黑白电视机除个别机型外,由于天线输入方式的设计原因,用户配接困难。(参考文件:
1.《常用电视接收天线》,俱新德、谷深远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
2.《电视接收天线》,邸之春、王能忠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3.《实用电视拉收天线》,王国强编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家用组合一体化,增益较高,驻波比极低,频带极宽,输入阻抗相当稳定,整个系统都达到阻抗匹配而衰减小,损耗低,设计方便,成本低,制作容易的家用组合式全频道电视接收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增益较高,驻波比极低,频带极宽,输入阻抗相当稳定。本实用新型的出现,将使广播电视的接收系统,也达到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的信号处理和传输过程中信噪比的要求。这不但可以使电视接收天线技术领域内提出更高的有关技术指标,要主要的是可以使广大观众收视的电视画面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本实用新型一副L段半波振子天线的两臂分别做H段和U段两副天线的横担,实现L、H、U三副天线组合一体化。
主要由于双线振子组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在H段和U段内增益较高、驻波比极低、频带极宽、输入阻抗相当稳定、设计方便灵活、取材容易、成本低、加工制作简单。
微型微带匹配器可以使U段全频段实现低驻波低损耗的匹配变换。
LHU混合器不但可以保证低损耗地完成LHU混合,而且由于带外衰减大、相互隔离度高,可以避免带外干扰和各段间相互串扰。
用LHU混合器及有关匹配变换办法构成V-U分离分配器,用于解决同轴电缆馈线和黑白电视机的配接问题。
本实用新型组合一体化是基础,双线振子组是关键,加上匹配变换混合传输各环节的保证,不但可以实现全频道、高增益,而且整个系统的驻波比可以达到小于1.3,因而用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接收到更多的电视节目,而且图象具有明显的清晰、透亮、明快感,画面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带匹配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LHU混合器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LHU混合器印刷板电路示意图。
参见附图1,图中L1、L2表示L段半波振子天线的两臂,虚线方框表示连接固定该两臂的绝缘板。与L1和L2垂直对称的18根线条表示18根振子,这18根振子分别用1、2、……、18号码标示,图1中还以数字表示了振子的长度和分布排列位置的最佳尺寸,其单位为毫米。
表1列出了各个振子的长度最佳值。
振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怀义;李怀忠,未经李怀义;李怀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68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