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禽病防治雾化器无效
申请号: | 91227114.0 | 申请日: | 199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32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韩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振山 |
主分类号: | A61M11/02 | 分类号: | A61M11/02;A61D7/00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勇,张慧芳 |
地址: | 041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雾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器,尤其适用于禽病防治的雾化器。
现有的手动式家禽免疫喷雾器,吸水性能差,雾珠不佳,且故障较多,使用不便,达不到防治禽病所需的雾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吸水性能好,雾化效果理想的禽病防治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禽病防治雾化器,包括药瓶、吸水管、压把、贮液腔和雾化腔等,在雾化腔中段有一卡口,位于卡口处的增压阀通过弹簧装于雾化腔内,雾化腔前端装有射水座,雾帽与雾化腔螺纹连接,雾帽口上装有可更换的雾片。雾片中心有一外锥形孔。雾化腔与贮液腔相通,贮液腔内装有活塞,活塞内装有大弹簧和止回珠,止回珠位于吸水管的出口处,吸水管下端装有滤网。活塞底部装有压把,压把支点与支架连接。贮液腔底部与药瓶盖咬合连接,药瓶盖内装有用来防止活塞左右摇摆的固定圈,为防止药液溢出,固定圈下装有垫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雾帽 2、雾片 3、射水座 4、卡口 5、弹簧 6、增压阀 7、支架 8、大弹簧 9、活塞 10、铜垫片 11、止回珠 12、压把 13、药瓶盖 14、固定圈 15、垫圈 16、吸水管 17、滤网 18、药瓶 19、雾化腔 20、贮液腔
雾化腔19与贮液腔20相通。在雾化腔19的中段有一卡口4,位于卡口4处的增压阀6通过弹簧5装于雾化腔19的前段。射水座3装在雾化腔19的前端,射水座3中心有数个通水孔。雾帽1与雾化腔19通过螺纹连接,雾帽1口上装有可更换的雾片2,雾片2中心有一外锥形孔,通过更换中心孔大小不同的雾片可实现不同的雾化程度。贮液腔20内装有活塞9,活塞9内装有大弹簧8和止回珠11。止回珠11位于吸水管16的出口处,止回珠11的作用是允许药瓶18中的药液进入贮液腔20,并阻止贮液腔20内的液体回流。为防止药液中的渣滓进入贮液腔20内,吸水管16的下端装有滤网17。活塞9的底部装有压把12,压把12的支点与支架7连接。为防止活塞9底部磨损,在活塞9底部和压把12之间装有铜垫片10。贮液腔20底部与药瓶盖13咬合连接,药瓶盖13内装有用来防止活塞9左右摇摆的固定圈14,固定圈14下装有防止药瓶18中的药液溢出的垫圈15。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扳动压把12,使活塞9向上顶起;松开压把12,活塞9在大弹簧8作用下退回,在贮液腔20内形成负压。药瓶18内的药液和外界空气分别通过吸水管16和雾化腔19(位于卡口4处的增压阀6会允许少量空气通过)进入贮液腔20内,形成气液混合体。然后再次扳动压把12,活塞9向上运动,就将贮液腔20内的气液混合体压入雾化腔19内,并通过增压阀6,射水座3射入雾帽1内,在射水座3与雾片2的间隙形成旋转水流后,通过雾片2中心的外锥形孔射出,成雾化状态。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吸水性好,雾化效果理想,雾珠大小可调,用途广泛,是养禽户和兽医人员理想的医疗器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振山,未经韩振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7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具行走用供电电刷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位鼓形辊式皮带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