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合手动的虹吸管无效
申请号: | 91227333.X | 申请日: | 1991-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89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治;陈振才;王培林;刘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治;陈振才;王培林;刘荣强 |
主分类号: | F04F10/00 | 分类号: | F04F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90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合 手动 虹吸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合手动的虹吸管。
目前在倒装油桶或从油桶(箱)中取油时,传统的方法是向油内插入一支软管,于管口用嘴直接吸至管内真空后,油液依据虹吸原理自动流出,这样做显然是极不卫生乃至发生事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研究解决不用嘴吸而形成真空的技术方案。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省力自充虹吸管》(专利号88208412.7)所介绍的就是其中之一,在正常情况下它能有效地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当液面低于它的行程范围时,工作会不太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公知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改进的配合手动的虹吸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软管管壁上制个通孔,与孔同一轴心线的壁外固定带有通孔的支撑组,穿过诸通孔装有直接或经过接头撑架连接活塞的钢丝,露出软管的直套端部壁上制有缺口,缺口上方还装有由蝶板、销轴、限位的弯部及柱组成的单向蝶阀。
所说的软管可以是一支整体软管;也可以是短(软)管用带有撑架的接头连成。
支撑组由制有通孔和内丝扣端部的撑体,扣内装有带通孔的帽盖,盖与撑体之间夹装密封圈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使用范围广泛,操作方便,折捲存放宜于携带,能在低液面条件下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一支整体软管的一种配合手动的虹吸管主视图;
图2是另一种短管接成软管的局部主视图;
图3是图1的I部旋转放大图。
下面结合图1-3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装置包括选用橡胶或塑料制成的可以是一支整体的软管1,中部管壁制有通孔,管端部内固装个用铜或钢制成的直径可以是15~60mm其中之一的薄壁的管状直套2。该套部分露出软管,外露的管壁从端面起制有4~8个开口,将剪开的门帘形剪去一部分,剩下的连体部分折弯成置于同一平面的限位弯部3,则管壁该部分形成缺口。当然也可以在图中未示出的于相应部位制通孔和配以限位的环形条。缺口上方装有双开蝶式单向蝶阀,它是在直套的直径处固定销轴4,轴上套装带有铰链套半圆形的两个蝶板5,销轴上方于套壁上固定防止蝶板折合的限位柱6。这样蝶板展开时置于直套弯部之上,能够封堵逆向液流通过。直套内采用动配合装有带有双开蝶式单向底阀的管状的活塞7,且于重量对称中心的活塞上口边固定个拉杆8。软管通孔外部采用粘合方法固定个支撑组,它是在所说固定的制有通孔和内丝扣端部且用塑料制成的撑体9丝扣内,旋装制有通孔的帽盖10,诸通孔均在同一轴心线上,帽盖与撑体之间夹装有O形密封圈11。穿过诸通孔和密封圈,装有一端折成把手另一端直接装于活塞拉杆的直径可以为2~4mm的钢丝12。软管的另一种构成也可以是短软管13用接头14接成。接头用塑料注成,外圆设有供两个管头插接的圆筒形,内圆上设有能让液流流过的通孔和能穿过钢丝的中心通孔的撑架。这一设计是由于从支撑组至活塞的距离如果过长时,为了克服钢丝推动活塞过程中挠度过大而增设的,根据不同长度可以设置1~5个。
工作情况是将本装置设有活塞一端插入液面,油液经缺口或端口进入直套内。握着把手拉动钢丝,活塞沿直套内圆向上滑动,关闭活塞底阀,活塞行走过的空间形成局部真空,而打开单向蝶阀将油液吸进该空间。活塞行至接近直套上端时,推动钢丝使活塞向下滑动,空间内油液作用冲开活塞底阀关闭单向蝶阀,空间内的油液进入活塞或以上的套内。如此推拉几次后,油液即可依据虹吸原理自动流出。阀的限位柱能保障两蝶板不折合为一体,防止阀的功能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治;陈振才;王培林;刘荣强,未经李国治;陈振才;王培林;刘荣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73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能量输出的热风发生器
- 下一篇:沥青防水工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