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无效
申请号: | 91227642.8 | 申请日: | 199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48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楼幸钧;楼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楼幸均;楼柏青;沈柏根 |
主分类号: | F01N1/12 | 分类号: | F01N1/12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元成 |
地址: | 31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排气 消声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动力排气领域中的消声技术,具体是降低内燃机排气噪声的一种消声器。
工业的发展,相应产生的噪声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人们相继在各个产生噪声源的领域里进行研究降低噪声的工作,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传统的机动车中的碰击式、管状式和网状式结构的消声器进行了改进,收到良好的效果。91年1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报公开了公告号CN2066495U的一种高效消声器具有良好的消声效果,不足之处是结构仍然复杂,排气阻力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消声效果较好的,並且又能避免内燃机因排气消声器造成功率下降和冒黑烟的一种排气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球形或园柱形壳体的一端固定装接互相垂直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出气管置于壳体内腔的中心位置,另一开口与壳体内壁相接近。在出气管的外壁上固定着螺旋隔板,其隔板的周边与壳体内壁相贴接,整个螺旋隔板同球形壳体的内壁组成通流截面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的多次回转的螺旋形气道。在出气管的内腔装有由轴杆和螺旋叶片组成的导流器,形成带涡旋扰动的轴向气道。排气气流通过通流截面逐渐扩大,缩小的多次回转的螺旋形气道和带涡旋扰动的轴向气道,形成强大离心阻尼和剧烈涡旋扰动的混合阻尼,达到排气消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同已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气道通顺圆滑,流通阻力较小,气流经多次螺旋回转和剧烈涡旋扰动,有利于气流混和,增加内摩擦阻尼,而且减少气流压力波动,不致产生较高的压力脉动现象,使排气声音柔和,消声效果更佳。排气经过螺旋形气道和反向的轴向气道,有利于消除内燃机排气中的火星和靠“离心滤清”作用清除排气中的尘粒和油雾,净化环境。该消声器还可采用同规格的消声器串联使用,扩大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消声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视图。
图2是A-A剖视图。
置于壳体2内腔中心位置的出气管7与壳体2固定连接,它的另一端靠近壳体2内腔的相对应内壁。出气管7内腔装有导流器3,导流器3由轴杆5和螺旋叶片6组成,螺旋叶片6与出气管7的内壁连接,使整个导流器3固定在出气管7的内腔中,气流通过导流器3产生高速旋转,剧烈涡旋扰动增加的气流内摩擦阻尼。在出气管的外壁上装有螺旋隔板4,螺旋隔板4的周边贴接近壳体2的内壁,螺旋隔板4与壳体2内壁形成通流截面由小逐渐到大,又逐渐变小的螺旋形气道。气流通过螺旋形气道形成高速回转流动,产生离心阻尼。
内燃机的排气进入方向与出气管7相垂直的进气管1,就在由螺旋隔板4和壳体2组成的螺旋形气道中回旋流动,气流在壳体2内壁面和螺旋隔板4的壁面形成强大离心阻尼,减少排气流的噪声。气流流经出气管7,通过导流器3,产生剧烈的涡旋扰动的内摩擦阻尼,进一步降低排气流的噪声和尘粒及油雾。该消声器可用在不同排气消声对象,如内燃机、空气压缩机及其他机械排气气流都能获得良好的消声效果。高速大流量的机械排气流,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消声器串接使用,满足不同使用和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楼幸均;楼柏青;沈柏根,未经楼幸均;楼柏青;沈柏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76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