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自然能源的冷风温水器无效
申请号: | 91227724.6 | 申请日: | 199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8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武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立云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慧,楼艮基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自然 能源 冷风 温水 | ||
一种利用自然能源的冷风温水器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领域。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工业用水的需要,大量的空调和热水装置进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业所需场所,并随之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传统的空调和热水装置不仅价格贵,而且需耗费大量的电能和热能,使得民用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实际上,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可利用的能源,但 由于无收集变换装置而白白流失。例如:我们为了获得适宜的温度,常常要 用空调器的压缩机做功,将热量转移到周围环境中去,来降低室内温度,这样不仅耗费了大量的电能,而且提高了环境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利用自然能源创造适宜环境温度及供给适度温水的冷风温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是由蓄水箱,进、出水管,下水管,换热管及底管组成。其中下水管分别与蓄水箱和底管接通,进水管安装在蓄水箱的下部位置,出水管安装在蓄水箱的上部位置,换热管的一端与蓄水箱接通并高出进水管所在位置而低于出水管所在位置,另一端与底管接通。本装置是利用冷水受热膨胀,密度降低,自然上浮。而冷水密度较大,自然下沉的原理,造成水在换热装置中自然循环,形成冷、热水分层,既便于人们取其温水使用,同时又降低了周围环境的温度,使人感到舒适。其工作过程为:在室温下,当冷水经进水管进入蓄水箱后,自然经下水管、底管进入各换热管。在此过程中由于换热管集中在整个装置的下部,故各管内冷水与周围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吸收热量,温度上升,密度变小,体积膨胀,温水自然上浮至蓄水箱的上层,而蓄水箱下层的水温较低,密度大,则沿下水管自然下沉至整个装置的底部,并进入换热管的下端,这部份冷水进入换热管后继续受热、膨胀、上升,如此连续不断的热虹吸现象,即冷水不断在换热管中受热上浮,使得蓄水箱内形成冷热层分布,即上部分为温水,下部分为冷水,人们便可根据需要。将聚集于蓄水箱上部的温水经出水管取出使用。同时在换热循环过程中,由于换热管中的冷水从周围的空气中吸取了热量,降低了温度,在夏天使人感到舒适,达到了空调的部份效果。
本装置为了减少下水管内冷水温度的上升,确保热虹吸的效果,在下水管的外层设置了保温套,并在其管壁上安装了可装蓄冷剂的储冰盒。当需要室内温度快速降温时可将蓄冷剂放入储冰盒内,利用冰的熔化热,降低空气的温度并加速水的循环,在短期内获得较多的冷空气。再则为了强化换热管与周围空气的热交换,在每根换热管的外部都设置了肋片以扩大换热面积。为保证换热效果,本实用中应至少采用5根换热管。为便于安装,整个换热装置安装在一个型钢制成的框架上,框架靠近下水管的一侧安装有电扇,利用该电扇,可将自然对流传热变为强制对流传热,大大地提高了传热能力。不仅使得空气温度降低使人感到舒适,而且使得整个装置的换热强度具有可调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特殊的进、出管结构,其结构也如图1所示,即在进、出水管伸入蓄水箱内部管道的一侧管壁上开有若干个小孔,其小孔的数量可自定,但小孔的流通总面积要大于该管子流通面积的2倍以上。安装时,进水管开有小孔的一侧朝蓄水箱的底部,出水管开有小孔的一侧朝蓄水箱的顶部。这种结构设计的目的在于减弱进出水流动的动量对水的搅拌作用,维持水的冷热分层分布。
本实用新型由于充分利用了我们周围的自然能源获得温水及适度的温度。整个装置工作,只需耗用每户的日常用水量,即可保证获得适宜室温,因此节省了能源,成本低,维修方便,便于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蓄水箱,2、出水管,3、进水管,4、换热管,
5、肋片,6、百叶窗,7、底管,8、下水管,
9、保温套,10、框架,11、风扇,12、储冰盒;
图2:图1的B向视图;
图3:图1的俯视图(A-A);
图4:换热管和肋片连结为一体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
采用φ20毫米的管46根作为换热管,其平均长度为1.5米,每根换热管换热面积为0.094米2。整体换热面积为4.28米2。计算过程为:
若采用最大冷负荷为12.5W/m2,三口之家需空调面积为26m2。则26m2×12.5W/m2=325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立云,未经武立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77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式金刚石空心钻头
- 下一篇:电风扇风向可调鸿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