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胀套器无效
申请号: | 91227734.3 | 申请日: | 1991-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0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新;韩晓光;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油田管理局乾安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29/10 | 分类号: | E21B2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吉林省乾***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胀套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油田用于修复油、水井套管变形的检修工具。
目前,各油田用于修复套管变形的工具多使用梨形铣鞋,它是一头部呈一定锥度的椭圆体,工作时依靠地面的冲击力,迫使其楔入套管变形部位,通过挤胀达到恢复变形部位内径尺寸的目的。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使用的梨形铣鞋为固定几何体,当施加的冲击力过大时,会使其强行通过或嵌入套管变形位置而造成卡钻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外形尺寸可改变,当遇卡时能自行缩径解卡的油井胀套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油田修复油、水井套管变形的油井胀套器,是由导杆、上接头、锥形体、活瓦、活瓦套和支撑弹簧等构成,其特征是:穿于上接头之中的导杆下端连接在锥形体上端,3~5片活瓦依靠装于其下部的活瓦套连接成环状套装在锥形体外壁上,活瓦套下面的锥形体外壁上还套装有支撑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油井胀套器的导杆上端还加工有螺纹;上接头为一中心有透孔的圆柱体,上端加工有油管丝扣;锥形体为一长杆结构,其上段为外径较大的圆柱体,中段为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锥体,其下端还加工有螺纹;活瓦套为一截面呈凹口向内的C型的环状体,每块活瓦都为外壁呈椭圆形、内壁呈上大下小锥形的厚壁管沿轴向切开的一部分,其下端外翘并伸于活瓦套的凹口内。
图1为油管胀套器示意图。
油管胀套器是由导杆(1)、上接头(2)、锥形体(3)、活瓦(4)、活瓦套(5)、支撑弹簧(6)等构成。导杆(1)为一长杆,上端可安装螺母,外面套装有上接头(2),上接头(2)形状为一段长度短于导杆(1)、上端加工有油管丝扣的厚壁管,导杆(1)下端与锥形体(3)连结;锥形体(3)为一长杆结构,上部为外径较大的圆柱体,并通过丝扣与导杆(1)相连接,中部为一段直径呈上大下小的锥体,下部长杆上加工有螺纹;活瓦套(5)为一截面呈凹口向内的C型的环状体,活瓦(4)共三块,均布于锥形体(3)中部锥体的外壁上,每块形状都为外壁呈椭圆形,内壁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的厚壁管沿轴向切开的一部分,其下端外翘并伸于活瓦套(5)的凹口内,活瓦套(5)下面的锥形体(3)上还套装有支撑弹簧(6),在支撑弹簧(6)的作用下,活瓦套(5)连同活瓦(4)沿着锥形体(3)中部的锥体上移,顶在上部的圆柱体下端,使活瓦(4)胀开保持最大外径;油井胀套器的各部分均为钢制构件,活瓦(4)胀开的最大控制外径略小于正常套管内径。
油井胀套器工作时可将导杆(1)上端安装螺母,通过上接头(2)接于油管柱下部,锥形体(3)下端可安装螺母,也可安装其他工具,下井后置于油井套变位置上,使油井胀套器的活瓦(4)外壁座于套变缩径处,此时上提油管,使上接头(2)随之沿导杆(1)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再下放管柱,让上接头(2)撞击锥形体(3),撞击力通过活瓦(4)作用在套变位置上,使变形复原;施工过程中如遇卡钻,可上提油管使上接头(2)上移,导杆(1)牵引锥形体(3)也随之上移,支撑弹簧(6)被压缩,锥形体(3)中部的锥体与活瓦(4)产生相对向上位移,活瓦(4)则向内收拢,外径缩小而解卡。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多次反复使用、能满足各类套管变形井的修复工作、施工中不会造成卡钻等特点,适合各油田的井下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油田管理局乾安采油厂,未经吉林省油田管理局乾安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77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螺旋正压阱式油封
- 下一篇:遥控液压式X射线机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