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时同文同报传真机无效
申请号: | 91228087.5 | 申请日: | 199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4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02 |
发明(设计)人: | 任朝才;吴永龙;乔宏章;马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电子工业部石家庄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1/00 | 分类号: | H04N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合印 |
地址: | 05008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传真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领域中的同时同文同报传真机,特别适用于同时将一份图文稿传送至复数个指定接收方的传真通信。
目前,已广泛使用的各类传真机,均适用于有线方式的一对一收发传送,发、收传真过程有较严密的信令交换过程,此方式能园满地完成单一方发送和接收的传真。然而现在有很多应用场合,需要同时将一份图文稿发送至复数个指定的接收方,若使用目前的传真传送方式,需长时间占用传送信道,使工作时间增长,成本提高,通信效率很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同时将一份图文稿传送至复数个指定的接收方的同时同文同报传真机,并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既可有线、又可无线传真,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调试、使用方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完成的:它由传真机1、接口控制器2组成,传真机1的输入输出端与接口控制器2输入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接口控制器2由信号检测器7、控制器8、接口电路9组成,传真机1的输入输出端与接口控制器2中的信号检测器7、接口电路9的入端连接,信号检测器7串接控制器8后与电台3输入端连接,电台3另输入输出端与接口电路9连接。
并且接口控制器2中的信号检测器7由放大器12构成,控制器8由驱动器10、电子开关11构成,接口电路9匹配电路14、15、16、混合电路13构成。其中信号检测器7的电阻R1、R2一端与传真机1的输入输出端、接口电路9入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放大器12负入端、电阻R4一端并接,电阻R2另一端与放大器12正入端、电阻R3一端并接,电阻R4另一端与放大器12的出端、二极管D1负极、D2正极并接,二极管D2负极与电容C、电阻R5一端、控制器8入端并接,电阻R3、R5、二极管D1正极、电容C另一端接地端。
控制器8的驱动器10入端与信号检测器7出端连接、其出端与电子开关11入端连接,电子开关11两出端与电台3的入端连接。
接口电路9中电阻R6至R9构成匹配电路14,电阻R10至R13构成匹配电路15,电阻R18、R19构成匹配电路16,电阻R14至R17构成混合电路13,其中电阻R7、R8一端并接电阻R6后分别与传真机1输入输出端、信号检测器7入端连接,电阻R7另一端与电阻R9、R10、R12、R14一端并接,电阻R8另一端与电阻R9另一端、电阻R15、R17、R19一端及电台3的4输入输出端并接,电阻R16一端与电阻R14、R15、R19另一端、电阻R18一端并接,电阻R18另一端与电台3的3输入输出端连接,电阻R13一端与电阻R12、R16、R17另一端并接,电阻R10、R13另一端并接电阻R11后分别与电台3输入输出1、2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1、能同时将一份图文稿传送至复数个指定的接收方,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并缩短了占用传送信道时间,提高了传真通信效率。
2、本实用新型既可工作于有线方式,又可工作于无线方式传真,大大提高了传真通信的应用场合。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调试,使用方便,性能可靠,不论是有线或无线方式传真,只要在一般传真机与公共电话交换网之间或一般传真机与电台之间接入本实用新型接口控制器2就可实现同时同文同报传真通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口控制器2的一种实施例原理方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信号检测器7的一种实施例电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器8的一种实施例电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口电路9的一种实施例电原理图。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本实用新型由传真机1、接口控制器2组成,传真机1的输入、输出端与接口控制器2输入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构成既可作同时同文同报传真机发送端5,又可作接收端6,并且实施例接收端6可由1至60个构成,接口控制器2的另一端输入输出端外接配置串连连接电台3、天线4、实现无线传真通信。实施例传真机1采用从日本进口的松下公司生产的UF-200型传真机,电台3采用市售日本生产的健伍TK-8015D电台,天线4发送机采用市售全向天线、接收机6采用市售八木定向天线。如果发送机5和每个接收机6中的接口控制器2与电台3的连接端改接成与各自的公共电话交换网连接,则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有线传真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电子工业部石家庄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机械电子工业部石家庄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8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