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水饮水机无效
申请号: | 91228172.3 | 申请日: | 1991-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2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扬怡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怡钦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国平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水 饮水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水饮水机,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简易组合胆体的开水饮水机。
以往的开水饮水机构造如图1所示,储水槽10与温水胆12可以一体成型并利用隔板14隔开,且隔板14以防水环140锁固在储水槽10底部的开口,使储水槽10与温水胆12形成双层式内胆,当使用者要清洗开水饮水机内胆时,可从储水槽10的底部将隔板14旋松取出,直接清洗温水胆12内部及储水槽10内的水垢,以确保饮水卫生;储水槽10底部设有生水管16,生水管16先经过温水胆12再与热水胆18连通,当生水加入储水槽10之后,经由生水管16流到热水胆18中加热沸腾,而沸腾的开水经由热水管181流到温水胆12内与生水管16内的生水进行热交换,使得温水胆12内的高温开水降为温开水。
上述以往的开水饮水机构造虽然可以清洗温水胆内部;及以热交换降低开水水温,但是仍然具有下述缺点:
1.储水槽10与温水胆12虽然可一体成型制成,但是要在储水槽10与温水胆12之间形成凸缘101,需要藉由人工二次加工处理技术(例如焊接)才可形成,而经过二次加工后往往容易破坏储水槽10与温水胆12表面的电镀层,所以可能造成饮水机生锈,而影响饮水的品质。
2.藉由生水管16或隔板14进行的热交换方式,接触的面积有限,使储水槽10内的生水通过热传导效应来吸收温水胆12内的热水的热量,从而降低饮水的温度,这种降温的速度缓慢(因为接触的面积小)所以在温水胆12内的水的温度,根本达不到使饮用者可随时饮用的需求。
3.以往的开水饮水机是以螺丝及螺帽锁合隔板14,所以,储水槽10内的生水有可能渗入温水胆12中,因为锁合隔板14的螺丝与螺帽如果松紧不良时,有可能发生渗水的现象,使用者要清洗温水胆12时,必须一一拆卸许多螺丝,十分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可简易组合胆体的开水饮水机,并且组装简易且不需要二次加工。
本实用新型开水饮水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储水箱,所述壳体内设有热水胆及温水胆;所述热水胆凸出所述壳体外面,所述温水胆凸伸在所述储水箱内,所述储水箱与所述热水胆之间设有连通管路,所述储水箱内的水由所述连通管路流入所述热水胆内,所述热水胆内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将所述的热水胆内的生水煮沸成开水,所述热水胆连通有热水控制阀,所述热水控制阀控制所述开水流出所述热水胆;所述热水胆与所述温水胆之间设有连通管路,所述热水胆内煮沸的开水流入所述温水胆内,所述温水胆连通有温水控制阀,所述温水控制阀控制所述温水胆内的水流出所述温水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底端具有槽口,所述槽口内缘面形成螺纹,所述槽口底端向内凸伸有凸唇。
所述温水胆由上、下胆体所组成,所述上胆体向上延伸到所述储水箱的上缘边,所述上胆体的顶端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盖体,所述上胆体底端设有与所述储水箱槽口内部螺纹相对应的螺纹;所述下胆体上缘边向外延伸有凸缘,所述下胆体的凸缘外径与所述储水箱槽口的内径相同,所述储水箱与所述下胆体之间及所述上、下胆体之间设有垫体,所述温水胆的开口与所述储水箱上缘边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所述上胆体以热交换盖替代,所述热交换盖的外部具有螺纹,所述热交换盖与所述温水胆之间形成有容置温水的空间。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习用开水饮水机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水饮水机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水饮水机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开水饮水机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同时参阅图2、3所示,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开水饮水机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使用状态剖视图;所述的开水饮水机包括壳体30、储水箱31、热水胆32、温水胆33及加热器35等主要构件;本实施例的壳体30顶部设置有储水箱31,储水箱31底部开设有圆形槽口312,且在槽口312内缘面形成有螺纹311,而且圆形槽口312底端向内凸伸成凸唇313,储水箱顶部呈透空状并以箱盖37盖合,在箱盖37上开设有注水口371并以盖体372盖合,以便利生水的加注,使储水箱31成为可闭式的容置空间3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怡钦,未经杨怡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81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