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自行车龙头锁无效
申请号: | 91228947.3 | 申请日: | 199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6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樊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雷平 |
主分类号: | E05B71/00 | 分类号: | E05B7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自行车 龙头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盗自行车龙头锁。
目前市面上虽有各种形式的防盗锁,有的由于结构欠先进科学,偷盗者采用一些工具,仍能被撬开;有的虽不能撬开,但由于结构薄弱,易被暴力敲坏;有的价格较贵,因此偷车案件仍不断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价格便宜、防盗性能良好、使用方便的车锁。
本实用新型由壳体、定向机构部分及弹子锁部分共三个部分组成。壳体由车削的扁圆环与冲压成型后的冲压件焊接成一整体,结构牢固,依靠人力无法敲坏,定向机构部分由定向圆环、滚珠、定位螺母、定位螺钉及防卸螺钉组成。定向圆环外圆表面中间有一圆形凹槽,槽内可放滚珠,槽的一边半圆周上有若干个齿,槽的另一边,和齿同侧的半圆周上,其内圆和外圆表面之间有两个螺纹通孔,可拧入防卸螺钉,而与齿相对的另一侧内圆表面上开有一键槽,槽内压入一个方形键;弹子锁部分与目前市面上抽屉锁结构基本相似,仅锁舌前部做成齿形,弹子锁用四个螺钉固定在壳体上,当本实用新型装入自行车龙头后,螺钉即被自行车架的上管所挡,无法再拧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B向局部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拧入防卸螺钉压入方形键后的定向圆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图。
本实用新型由图1、图4中的壳体〔1〕、定向机构部分〔2〕及弹子锁部分〔3〕共三个部分组成。壳体〔1〕由车削成的扁圆环与冲压成型后的冲压件焊接而成一个整体,结构牢固,定向机构部分〔2〕由定向圆环〔12〕、滚珠〔13〕、定位螺母〔11〕、定位螺钉〔9〕、防卸螺钉〔16〕及灯座安装架〔14〕组成,定向圆环〔12〕外圆表面中间有一圆形凹槽,槽内可放滚珠〔13〕,槽的上方在3点钟至9点钟范围的半圆周上有若干个齿,槽的下方内圆表面上,在12点钟位置有一键槽,槽内压入一个方形键〔10〕,槽的下方在3点至9点钟位置范围内,其内圆和外圆表面之间有两个螺纹通孔,通过壳体〔1〕上圆孔,可紧固防卸螺钉〔16〕,这个防卸螺钉〔16〕一方面可使方形键〔10〕不能脱出,另一方面当车龙头转一角度后,防卸螺钉〔16〕即隐藏在壳体〔1〕内,不能再从壳体〔1〕的圆孔中拧动,灯座安装架〔14〕用两个螺钉固定在定向圆环〔12〕上,弹子锁部分〔3〕由锁头〔4〕、锁蕊〔5〕、凸轮〔6〕、锁壳〔7〕、锁舌〔8〕等组成,锁舌〔8〕的前部呈凹圆弧形,在凹圆弧形上有若干个齿,这些齿经过壳体〔1〕上的矩形孔,能在任意方向和定向圆环〔12〕上的齿很好啮合,且保证在定向圆环〔12〕圆心角40°角度左右范围内啮合,在图3、图5中可见到弹子锁部分〔3〕用四个螺钉〔15〕固定在壳体〔1〕上,当龙头锁装入自行车后,螺钉〔15〕即被自行车架的上管所挡,无法再拧出,可防拆卸。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图,在安装时只要将自行车龙头取下,将本实用新型定向圆环〔12〕上的方形键〔10〕放入前叉的矩形孔(或槽)内,同时将两个防卸螺钉〔16〕拧紧,再装回车龙头及有关零件,並用两个螺钉尾部钻有锥孔的螺钉〔17〕拧入壳体〔1〕的两个弧形挡块螺孔内,由于前叉部分的滚珠不易损坏,不需拆卸,故可将螺钉尾部稍敲变形,类似铆死状态,此时偷盗者即使将龙头取下,亦无法取出壳体〔1〕。使用者在个别特殊情况,需将壳体〔1〕取出时,可将螺钉〔17〕锯断,再换新的螺钉。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使用时只要将车龙头转一角度后将锁匙放入弹子锁内,转动锁蕊〔5〕,带动凸轮〔6〕推动锁舌〔8〕,使锁舌〔8〕上的齿与定向圆环〔12〕上的齿相啮合,从而将自行车龙头固定在某一角度,使前叉不能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一般中小企业及乡镇企业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雷平,未经樊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89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