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中梭接合构造无效
申请号: | 91229256.3 | 申请日: | 199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5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伍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伍良 |
主分类号: | D05B57/10 | 分类号: | D05B5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第九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顺荣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接合 构造 | ||
本创作系与缝纫机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缝纫机中梭接合构造。
按,先行所知,一般缝纫机中梭装置系极为一重要必备之零件,若品质上稍有制造不慎,将造成使用者常断线、缝衣不顺、车针易断等现象,因此于制造上要求品质较高,而制造成本亦甚高,於现今之缝纫机制造业者与世界各国之制造业乃相当竞争,如图一所示系习用之缝纫机之中梭立体外观图,其类似一半蚌壳中空形状,包含有上壳、下壳、轮毂及轴心,而全部之成型过程,由车床切削方式完成,因此车床所切削去掉材料,必须花费许多心力、作业及浪费材料,而其作业时手续更为烦杂,由一丸材加以剪裁后热处理整形,再加以车床切削去掉所须要之形状,后再以冲床打孔,磨光等烦杂数十项作业程序处理,对于一个制造业者来说,人力、材料、加工速度所花费之成本难以计算,就算将该上壳(1)与底壳(2)分开制作,再加以高温焊接,亦必须谨慎注意其接合之精密度,(一有些许偏差,即不能使用),因此,该中梭虽是一小小之零件,确困扰着制造业者及消费使用者。
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基于上述之弊端,努力研究开发与改良,并累积多年经验,终于有一足以解决上述弊端之本创作产生。
即,本创作之缝纫机中梭接合构造,其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制造方便,降低成本并提高精密度之组合中梭者。
本创作之缝纫机中梭接合构造,其另一目的系能快速制造、大量生产以降低消费者负担。
缘是,本创作系提供一种缝纫机中接合构造,其系将中梭之上壳体与底壳体分开冲压成型,而该上壳体设有预定数目之穿孔及钩尖,该底壳体设有预定数目之较大穿孔及轮毂;其特征在于:该底壳体之轮毂设有预定数目之卡掣凸部,而该上壳体与该底壳体接缘处设有相对之缺口;据此,该底壳体之卡掣凸部及上壳体之缺口两相紧迫而接合者。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创作之特征、功效及目的,有着更进一步之了解与认同,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说明于后:
首先,请参阅图二所示,本创作缝纫机中梭接合构造其系一中梭体(40),将该中梭体(40)由二壳体相互组合,该二壳体为一上壳体(10)及一底壳体(20)。该上、底壳体(10)(20)乃分别冲压成型,该上壳体(10)之形状与习用同,系一半圆状并具有弧度面,该弧度面设有穿孔(11)及其外圆弧边缘设有凸缘(14),该凸缘(14)设有预定数目之缺口(13),而于上壳体(10)又设有一钩尖(12)。另该底壳体(20)仍系一半圆体且具弧度面,该弧度面设有较大穿孔(21),于其外缘系一轮毂(24),该轮毂(24)设有预定数目凸出之卡掣凸部(23),并该卡掣凸部(23)与该缺口(13)相对且有相吻合之尺寸,以两相紧迫定位该上壳体(10)及底壳(20),于该底壳体(20)固接设一腔轴心;
该中梭体(40)之组合,系将该上壳体(10)之缺口(13)及底壳体(20)之卡掣凸部(23)准确相接合紧固,如此,即能予以相焊接成一体,又无虞有走位之情事,加工起来,十分方便,产品精密度亦高。该上壳体(10)及底壳体(20)系分别冲压成型,只要一预定尺寸之板体加以冲压即可成型,不必像常用的那样须要将一圆体之材料加以车削挖空之烦杂过程,既浪费材料,又耗费人力和时间,且由于其形状具圆弧特殊状,习用制造时更要数十次加工之处理,而本创作只要具有一具精华模具即可,可预先加以裁切所需尺寸以节省材料,且冲床、冲压成型之形状及精密度正确,瑕疵品少,所使用之机械亦少,而且更无需投资大量之人力、物力于生产线上,自然可大量生产,提高竞争能力;又由于该上壳体(10)之缺口(13)及底壳体(20)之卡掣凸部(23)可以两相紧迫定位,也系由冲压时一次成型缺口(13)及卡掣凸部(23),省去以往用焊接方式难以对合接缘之缺点,更能使整体之中梭表面及内面光滑。
综上所述,本创作缝纫机中梭接合构造,突破传统式之车削或焊接方式,而以更进步之接合构造取代,于整体之成型、制造及其实用均较习用快速、优点,而且缝纫机制造厂能降低成本、大量生产、消费者更能蒙受其利,本创作确能改进中梭接合之构造,使现今之中梭衣车业者,能与世界各国竞争,拓展市场,为此,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附图如下:
第一图系习用之缝纫机中梭立体示意图。
第二图系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第三图系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于组合时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伍良,未经张伍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92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