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吸式胃肠穿孔助缝器无效
申请号: | 91230438.3 | 申请日: | 1991-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49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顾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益斌 |
主分类号: | A61B17/11 | 分类号: | A61B17/11 |
代理公司: | 盐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倪晓峰 |
地址: | 2241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吸式 胃肠 穿孔 助缝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修复手术用品。
目前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实行修补手术时,存在三大问题:第一,因位置深、麻醉后肌肉松驰不够,牵拉反应等因素,手术部位暴露不满意;第二,穿孔处消化液、食物残渣不断流出,污染腹腔并影响操作,需助手持续吸引,从而影响了手术者的操作;第三,缝合时常需术者用手提拉胃肠,这样就存在胃肠壁、网膜、系膜拉伤的可能性,加之提拉使胃肠前后壁相互紧贴,修补时甚至造成前后壁合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使用方便的胃肠穿孔助缝器械。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入、抽出状态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由外管1、内管2组成,内管2可在外管1中自由转动。内管2一端直径较大,形成与吸引器的连接部分3,连接部分3上有一手柄4,外管1上与连接部分3相邻的一端有一手柄5,外管1,内管2的另一端分别有一形状、大小、弯曲度完全相同的小叶片6和7。手柄4、手柄5、小叶片6、小叶片7可调至本实用新型一侧的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视穿孔直径大小选用适当型号的助缝器,如附图2所示,将小叶片6、7至于重叠位置后轻轻顺势插入,轻旋内管2使小叶片6、7打开成180度如图3,提起助缝器,穿孔处胃壁即被提起,前后壁完全分离,连接部分3接上吸引器视情吸引,然后缝合穿孔,如缝针碰到小叶片6或7,轻旋助缝器即可避开。三针缝好后,将小叶片6、7转至重叠状并顺势退出,一一结扎缝合线即完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一、术中通过吸引使消化液被不断吸出,不易污染腹腔,从而减少了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率,通过提拉使前后壁分离,手术部位显露满意。集提拉吸引功能为一体,从而提供了良好的助缝条件,使手术十分方便。
二、使用简便,不需示教,看一下使用方法即可掌握。
三、工艺简单,制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益斌,未经顾益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0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