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污水平管与下插竖管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30960.1 | 申请日: | 199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8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姚慕期;耿鸿川;孙志浩;梁修;李建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九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6 | 分类号: | E0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污 水平 下插竖管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管道中用的排污水平管与竖管的固定装置。
污水排放工程中,其排污管道系统一般是陆上排污管连通至排污水域附近的一个竖井,然后有一根排污水管与竖井连通后延伸至排污水域底部泥土中,有几根竖管与水平管连通。污水从污水源流经陆上排污管进入竖井,再经水平管后从竖管排出至排污水域的流水中。在现有技术中,水平管与竖管的连结结构是竖管从水平管上表面预制孔中向上伸出而焊接固定。这种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不便之处,首先需将竖管从竖井中运送到水平管内,然后施工人员在水平管内用千斤顶将竖管从水平管上表面预留孔中顶出,最后焊接固定。这种施工不但费时,劳动条件恶劣,而且在水平管直径小于2米时就难以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插的竖管与水平管连接的固定装置,可提高施工效率,改善劳动条件,而不受水平管径的限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水平管与竖管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一样包含有水平管和与其连接的竖管。其特点是:水平管与竖管的连接是竖管的下端部插在水平管上表面的插口内;竖管外面套着外套管,竖管与外套管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外套管与一个固定架相连接。采用这种水平管与竖管的连结结构,施工时,施工人员无需在水平管内操作,只要利用水面工程船施工,用水冲法下沉外套管与水平管连接,然后将竖管下插于水平管上表面预留插口中,将竖管与外套管相互固定连接,最后,外套管与固定架固定连接。这样,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改善了劳动条件,而且施工不受水平管径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水平管插口出口处与竖管下端部之间可以装有密封圈,以防泄漏。外套管的下端可以预加工成马鞍形,与水平管的上表面相配合,使外套管与水平管较好的接触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竖管与外套管之间的相互固定连接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型式,譬如,用连接片或肋片通过螺钉螺帽连接,或采用焊接连接,而最为方便的型式是在竖管与外套管之间填充混凝土,使它们相互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可以是预制的混凝土框架,框架下面连接钢管桩,钢管桩插於泥土中定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显著优点:采用本固定装置施工一根竖管,只需3个工作日,而原有的上顶安装竖管则需 13~15个工作日;本固定装置的施工不受水平管径的限制;外套管和混凝土对竖管起保护和加固作用,使用寿命长。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排污管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代表:1-竖井 2-水平管 3-竖管 4-框架 5-钢管桩 6-外套管 7-混凝土 8-密封圈 9-插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方案是:参见图2,水平管2的上表面有预留的插口9,竖管3的下端部插在插口9内。竖管3下端焊接一个凸缘,在凸缘下的竖管3端部套着一个密封圈8,凸缘使密封圈8压靠在插口9的出口处。密封圈8为膨胀橡胶圈,遇水膨胀而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竖管3的外面套着外套管6,竖管3与外套管之间填充混凝土7而固定连接。外套管6通过其上端凸缘与混凝土框架4固定连接。混凝土框架4下面与垂直向下的钢管桩5固定连接。钢管桩5下部插入泥土中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九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未经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九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09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常规碳氮复合渗多用炉
- 下一篇: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