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箱锁具无效
申请号: | 91231006.5 | 申请日: | 199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元奇 |
主分类号: | E05B65/52 | 分类号: | E05B65/5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万一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箱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提箱锁具,特别是指一种能将提箱确实紧密盖合且一次组装可同时适用于提箱左右侧安装的提箱锁具。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提箱锁具,如图1A、B、C所示,它们是本申请人于1978年发明的提箱锁具的动作示意图,该锁具特点主要在于:
通过一可旋动的L型拨扣A,使其常态下长端a1始终被按钮B上的挡体b1所顶压,使该提箱的按钮B无法压下(如图1A所示)。一旦提箱的上盖C盖合在下盖D上后,该设于上盖C上的回型锁扣E便将该L型拨扣A被顶压的长端a1推离被顶压的状态(如图1B所示),同时,使得整个L型拨扣A旋动,而在旋动之中短端a2则伸入设于上盖C上的回型锁扣E的扣槽e1中,并将该回型锁扣E连同上盖C往下压(如图1C所示),如此,提箱便可被很紧密地盖合。
虽然,该锁具能够达到使提箱扣合更紧密的效果,然而其实际,组装上仍存在有以下的小缺点,请配合图2该锁具的组合立体图来看。
一般的提箱锁均是在手提箱的左右侧设有锁具,因此该锁具组装时,为了符合可左右侧直接安装的要求,该L型拨扣A必须保持短端a2在上、长端a1在下的状态,装配时,须分左右侧组装,先将基架T转换成左边使用或右边使用的两个角度后,再将该L型拨扣A分别组装于左、右边使用的基架T上,同时必须在基架T上标示记号,以便实际组装在手提箱上时,可很方便地在左边或右边组装。简言之,即该锁具实际应用上为了使该L型拨扣A的短边a2位于上方,因此必须分出左右两边的组装,同时必须加以注记,如此,将造成实际生产流程上的迟缓。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箱锁具,它对上述的缺点加以改进,是一种能紧密而确实将提箱锁固且通过一次的组装能够适用于提箱左右侧使用的提箱锁具,借助完全创新的拨扣体构造,使提箱锁具实际制造组装上一次装配完成,不必刻意分出左、右边来组装。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提箱锁具的主要特点在于:该扣合部的拨扣体是具有相对称的两扣合边,且在该两扣合边交接的侧边还设有一挡边;
通过该挡边使位于按钮上的挡体常态下始终将其顶住,使该按钮无法被压下;而通过该两相对称的扣合边,使得扣合部整体能达到左右均可扣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箱锁具的另一特点在于扣合部扭力弹簧一端是定位于拨扣体挡边对应侧的中央;另一端则定位于基架上;
这样,当该拨扣体向任何一边的扣合边拨动时,该扭力弹簧均能提供使拨扣体回复原位的力量。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提箱锁具,包括有:一基架,一扣合部与一锁合部,提箱锁具的扣合部是由具有相对称两扣合边且两扣合边交接的侧边设有一挡边的拨扣体、一具有挡体的按扭及一端定位于拨扣体挡边对应侧的中央、另一端则定位于基架上的扭力弹簧;以及一设于手提箱上盖的回型锁扣所构成;拨扣体和按钮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基架上。
通过如上的构造特征,当整体的提箱锁具组合后,实际组装于手提箱的左右侧时,仅要将该基架转换一个角度即可,这样,不论本实用新型的锁具位于手提箱的左侧或右侧,常态下该挡体始终顶在该挡边上,使按扭无法被压下。而当上盖盖合时,通过该回型锁扣将拨扣体旋动,使该挡边脱离被顶住的状态,同时,通过该拨扣体的一扣体边伸入在回型锁扣中,并将其连同上盖一起往下牵动,即可使手提箱的上下盖体紧密盖合。
现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说明,将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特征、目的及其他优点做一具体的介绍:
图1A、B、C为本申请人以前发明的提箱锁具的动作示意图;
图2A为图1A、B、C中所示的提箱锁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箱锁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箱锁具的立体组合图;
图5A、B、C为本实用新型提箱锁具扣合锁固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箱锁具组装在手提箱上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提箱锁具由一基架1、一扣合部2、一锁合部3以及一盖体4所构成,其中:
该基架1基本上为一长方形体,其上设有定位架10和枢接座11,用于固定扣合部2;及定位槽13,用于定位锁合部3(容后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元奇,未经张元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10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