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蒸汽熨斗无效
申请号: | 91231102.9 | 申请日: | 199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32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枫机电厂 |
主分类号: | D06F75/10 | 分类号: | D06F7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蒸汽熨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加热或加蒸汽而使服装或其他纺织品除皱展平的熨斗,特别是一种电热蒸汽熨斗。
目前在服装加工行业中广泛使用的是一种可以喷射蒸汽的熨斗,它采用滴水式汽化方式,通过一个电磁开关间歇地将水滴入熨斗,在熨斗中装置一支管道,水就通过这个输水管道进入到位于熨斗底板上的汽化室中,受热后成为蒸汽从熨斗底板上的喷汽化中喷出。由于这种熨斗中的输水管道是单独安装在底板上方,周围介质为空气,所以水在通过输入管道时不能从底板上吸收更多热量,当进水较快时,就会因来不及汽化而造成滴水现象,影响熨烫效果和质量。如果要使进水量和汽化量平衡,操作工人就须断续地按动蒸汽开关以控制水的流速,这样就使操作显得十分不便。并且由于这种熨斗的底板是由两块合金板用紧固件上下连接而成,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须分别制作和加工两块合金板,并且再要有一个装配工序,这就使制造工艺变得复杂,相应地成本也就比较高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热蒸汽熨斗,它能有效地防止水来不及汽化而造成的滴水现象,而且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化,成本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熨斗由罩壳、手柄和底板组成,熨斗的底板在模具中一次铸成,同时将电热管包覆于底板之中,底板上铸有两个空腔,两个空腔的上部相互连通。一个空腔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向上的突起,作为汽化腔,另一个空腔通过一个小孔与熨斗底部的喷汽孔连接,蒸汽在这个空腔中继续受热而增加了压力。这个空腔可称为增压腔,在底板中平行于底板底平面钻一个管路,管路的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与汽化腔连接。这样水从水源通过管路进入汽化腔时,即从管路的四壁即底板上吸收了热量,进入汽化腔后,由于汽化腔底部的突起形状,增加了传热面积,使水受热更快,即成为蒸汽后通过上部进入增压腔,在这个腔中蒸汽继续被加热而增加了压力,通过腔中的小孔从底板上的喷汽孔中喷出。由于汽化腔与增压腔在其下部相互隔绝,保证了液态的水不可能进入到增压腔中,也就绝不会出现水从底板喷汽孔中滴落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由于底板是一次铸成,并且只需在底板上钻一个管路而不必另设管道,所以结构特别简单和牢固,又因为分别设置了汽化腔和增压腔,所以能使水充分吸收热量而迅速汽化,同时又保证了液态的水不能从喷汽孔中流出,所以生产工艺大大简化,且热效率高,不会有滴水现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垂直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方向上的示意图
其中,1-底板 2-电热管 3-管路 4-空腔 5-空腔 6-小孔 7-喷汽孔 8-突起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熨斗的底板(1)为整体一块,由合金材料一次铸成,在浇铸的同时,将电热管(2)包覆在底板(1)中,底板(1)上铸有两个空腔,分别作为汽化腔和增压腔,空腔(4)和空腔(5)的上部连通。如图2所示,在熨斗的底板(1)中,平行于底板(1)的底平面钻有一个管路(3),管路(3)的一端与水源连接,另一端与汽化腔(4)连接,空腔(4)的底部有十五个向上凸起的圆柱形突起(8),用以增加水与底板的接触受热面积,空腔(5)的底部有一个小孔(6),底板(1)的底部钻有十个喷汽孔(7),喷汽孔(7)通过底板(1)底部的管路与小孔(6)连通。当熨斗接通电源后,电热管(2)发热,并将热量均匀地传导到整个底板(1),使水进入管路(3),水即受到底板(1)的加热,水由管路(3)进入空腔(4),在空腔(4)中受热成为蒸汽,蒸汽通过空腔(4)的上部进入空腔(5),在空腔(5)中,蒸汽继续被加热,压力增大,即通过小孔(6)从底板(1)底面上的喷汽孔(7)中喷出,达到熨烫衣物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枫机电厂,未经上海新枫机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11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