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薯类加工淀粉自动分离机无效
申请号: | 91232204.7 | 申请日: | 199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82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戴履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履江 |
主分类号: | B02C7/04 | 分类号: | B02C7/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梁建平 |
地址: | 5456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薯类 加工 淀粉 自动 分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薯类淀粉的机械,特别是可自动分离粉料和薯渣的立式薯类淀粉加工机。
现有的立式薯类淀粉加工机,有机架、料桶、锥形料斗、齿刀、固定的上磨盘、转动的下磨盘和带动下磨盘转动的立轴,料桶的下部有出浆口,料桶中还有注水管。立轴带动齿刀和下磨盘旋转,将进入锥形料斗的生薯切碎、磨细成浆料。CN85203555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就是这种类型的薯类淀粉加工机。但是这种加工机将整个生薯碾磨之后,无法将淀粉浆与薯渣颗粒分离,因而生产的淀粉质量不高,细度不够,纯度较差,用它来加工鲜木薯时,其出粉量仅达60%~80%。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克服上述薯类淀粉机的缺点,设计一种粉浆细度高,粉浆里没有薯渣颗粒且出粉率高的薯类淀粉加工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经本发明人的长期艰苦努力,终于获得较好的解决。本实用新型的薯类加工淀粉自动分离机也有机架、料桶、锥形料斗、齿刀、固定的上磨盘、立轴及由立轴带动旋转的下磨盘,料桶的下部也有出浆口,料桶中也有注水管,其特征在于:齿刀装于立轴端的转鼓上,形成齿鼓,或直接用钢加工成齿鼓,料斗外有随下磨盘一起转动的、主要由筛网构成的筛桶。筛桶可制成圆筒形,但最好呈倒锥台形。在料桶上部内缘还可固定环形渣槽,倒锥台形筛桶的上口边略伸入渣槽中。渣槽可制成斜底的,以便粉渣排泄;也可将渣槽制成平底的,在其圆环中某处开一斜口,构成出渣口,并在渣槽内设置至少一块与筛桶固接的刮渣板,以便将沿筛桶壁爬进渣槽中的薯渣刮到斜口处排出。在料斗和筛桶之间至少装有一条注水管,注水管对着筛桶一面的管壁上有喷孔。水由喷孔喷出,冲洗筛网,使细微的淀粉穿过筛网孔进入料桶中,并汇集到出浆口排出;而较大颗粒的薯渣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筛网的锥面向上爬,然后从筛桶上口边飞入渣槽,最后从出渣斜口排出。立轴的下端可直接与电动机轴联接;也可固定一个皮带轮,用电动机、汽油机或柴油机带动立轴旋转;也可固定伞齿轮,通过传动轴改变传动方向后用电动机或柴油机或汽油机驱动。
由于本实用新型有一个随下磨盘一起旋转的筛桶,因而,可使粉碎——磨浆——浆渣分离三道工序在同一台机子中完成,所增加的零件不多,结构也不复杂,却可获得细度高的淀粉浆,而且出粉率也比现有的薯类淀粉加工机高10%左右。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不限于此。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筛桶为倒锥台形的薯类加工淀粉自动分离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履江,未经戴履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22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