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束口式柔性导风筒无效
申请号: | 91232276.4 | 申请日: | 199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00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爱华 |
主分类号: | E21F1/04 | 分类号: | E21F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西省阳泉***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束口式 柔性 导风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井下局扇通风所使用的柔性导风筒。
目前的柔性导风筒之间的联接,一般采用的是反边式接头,即是在用柔性材料缝制的筒体两端,分别将筒口以里20-30厘米的筒体外折挽回,并在折合处的两层筒体之间,环套一内径与筒径相等的刚性金属圈,俗称风圈,然后沿风圈里侧将两层筒体缝合,使风圈固定,其余被折回的筒体部分即称反边。使用时,将其一端的风圈套入另一节同样结构的导风筒风圈的里侧,使该两节导风筒联接,然后分别将各自的反边依次折回,包封接头部位,即称反边式接头。由于其反边缺乏弹性张紧力,对接头的密封性低,故接头处的漏风仍较大;另外风圈刚度较大时相互套入困难;风圈刚度较小时则易变形。风圈的变形则会导致接头处的漏风增加和风阻的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接头密封性高,且又联接方便的柔性导风筒。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方式完成:对于现有的柔性导风筒筒体,在其一端参照反边式固设一刚性风圈,在其另一端以同样方法固设一直径较筒径小的用弹性材料制作的束套。使用时,将一节导风筒的束套部位束系于另一节同样结构导风筒的风圈之外周部位,则完成了该两节导风筒之间的联接和接头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由于导风筒之间的联接是靠弹性束套对刚性风圈的束紧力,故接口封闭致密,联接与拆除均方便快速。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实例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I~I剖视图;图3为束口式柔性导风筒之间的联接状态图,图中箭头所指为风流方向;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图。
上述图中:(1)导风筒筒体;(2)风圈;(3)束套。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2,在普通导风筒筒体(1)的一端,按反边式风圈的固设方式固设一内径与筒体(1)的外径相等的截面为角钢形状的刚性风圈(2),风圈(2)的宽度一般为30-50mm,厚度为1.5-3mm,风圈外周端部的凸沿高度为5-10mm,风圈(2)的制作可采用铝合金浇铸而成;在导风筒筒体(1)的另一端,以同样方法固设一直径为导风筒筒径3/5--4/5的用弹性橡胶带制作的束套(3),束套(3)的宽度为20-40mm,厚度3-5mm。参照图3,将该导风筒的束套端束置于另一节同样结构的导风筒风圈(2)上的凸沿里侧部位,则完成了该两节导风筒之间的联接和接头的密封。束套(3)所具有的束紧力,要以接头在一般受拉时不致脱开为宜。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的束套(3)也可为两个截面为圆柱形的弹性橡胶圈构成,橡胶圆柱的直径一般可取10-15mm。
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橡胶束套,均要求具有较高的抗水腐性和抗疲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爱华,未经张爱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2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