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槽式双火环旋流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91232651.4 | 申请日: | 199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10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楚峰 |
主分类号: | F24C3/08 | 分类号: | F24C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槽 式双火环旋流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旋流燃烧器。
传统的燃烧器大都是平流燃烧,热效率低。现在发明的集中旋流燃烧器,如中国专利89212259.5,热效率有所提高,由于只二次进风,且未加温预热,其热效率提高得不多。再如中国专利8520356,86207821,90205067.2也是一样,这三个专利,其导旋环系金属薄板冲压制成,使用时易发红,影响使用寿命。上面的专利中,有些是单火环集中旋流燃烧,火力过份集中,使用时,锅底容易烧焦。
本实用新型的导旋环采用铸造成型,增加牢固度,以提高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设计有环状燃烧室,将一般的二次进风增加到三次进风,并将二、三次进风加温预热,提高燃烧反应温度,可进一步提高热效率。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说明。
附图为斜槽式双火环旋流燃烧器的剖视图。
斜槽式双火环旋流燃烧器由燃烧体(1),外环形预热板(2),外进风管(3),内环形预热板(4),内进风管(5),内下导旋环(6),内上导旋环(7)外下导旋环(8),外上导旋环(9),和围风罩(10)组成。其结构是:进气管(11)与外、内环气室(12)、(17)相通。在外、内环形气室(12)、(17)的内侧上方安装外下、外上、内下、内上导旋环(8)、(9)、(6)、(7)。在外下、内下导旋环(8)、(6)的内下面安装外、内环形预热板(2)、(4)。在外、内环形预热板(2)、(4)的中心上面安装外、内进风管(3)、(5)。在外下导旋环(8)与外进风管(3)之间,外环形预热板(2)的上面组成外环状燃烧室(14)。在内下导旋环(6)与内进风管(5)之间,内环形预热板(4)的上面组成内环状燃烧室(18),内外导旋环(6)、(7)、(8)、(9)的形状是:内、外面为圆锥面或圆柱面,上、下端面为平面或圆锥面。其一端面开有若干条斜向导旋槽(13)。内、外环形预热板(4)、(2)上开有若干小孔(15),是二次进风的通道。内进风管(5)的中心是进风孔(19),外进风管(3)内有进风槽(16),围风罩(10)与燃烧体(1)之间,有外围进风槽(20),都是三次进风的通道。以上零件均用金属材料制成。
燃烧时,在外、内环状燃烧室(14)、(18)的燃烧高温作用下,其周围零件都吸有热量。当二、三次进风从小孔(15),进风槽(16),进风孔(19)和外围进风槽(20)上升时,都起了加温预热作用。
使用时,混合气体由进气管(11)进入外、内环形气室(12)、(17),通过外下、外上、内下、内上导旋环(8)、(9)、(6)、(7)上的斜向导旋槽(13)喷入外、内环状燃烧室(14)、(18),与经过外、内环形预热板(2)、(4)上的小孔(15)上升的二次进风预热空气混合燃烧,形成两个环状火焰成螺旋状上升,延长了氧化与热传递时间,又由进风槽(16),进风孔(19)和外围进风槽(20)上升的三次进风补充热空气,参与燃烧,提高了燃烧反应温度,改善了燃烧条件,所以燃烧更加充分,可减少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比普通燃烧器,可提高热效率15%以上。由于有两个环状火焰,燃烧和传热面积大,使锅底受热均匀,可满足各种烹饪要求。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能节时,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1)燃烧体,(2)外环形预热板,(3)外进风管,(4)内环形预热板,(5)内进风管,(6)内下导旋环,(7)内上导旋环,(8)外下导旋环,(9)外上导旋环(10),围风罩,(11)进气管,(12)外环形气室,(13)斜向导旋槽,(14)外环状燃烧室,(15)小孔,(16)进风槽(17)内环形气室,(18)内环状燃烧室,(19)进风孔,(20)外围进风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楚峰,未经赵楚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26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防盗锁
- 下一篇:密封保温防火防盗金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