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电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32770.7 | 申请日: | 199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9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凌生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M7/155 | 分类号: | H02M7/155;H02M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机械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明山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以晶闸管整流方式将交流变为直流的装置。
现有的晶闸管直流电源装置多采用同步锯齿波移相方式触发晶闸管。一般来说,需触发多少只晶闸管就需要配置多少个触发单元。已有技术的触发单元由同步变压器、锯齿波形成电路、电压比较器、脉冲形成电路和脉冲放大输出电路组成。各触发单元从各自的同步变压器取出同步信号,经锯齿波形成电路产生同步锯齿波电压,该锯齿波电压和移相控制电压在电压比较器中进行比较后产生移相控制脉冲,用来控制脉冲形成电路输出的触发脉冲的相位,触发脉冲再经脉冲放大输出电路去触发相应的晶闸管。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每个触发单元都包括同步变压器、锯齿波形成电路和电压比较器,因而重复性电路太多,所用元器件数量大,不仅安装调试工作量比较大,成本较高,而且使用可靠性降低。例如三相半控桥和三相全控桥,通常分别使用三只和六只晶闸管,需配置三个和六个上述触发单元,如果是六相整流或十二相整流,则需要一个庞大的触发系统。另外,已有技术采用专用的触发集成电路,价格较贵。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经过改进的直流电源装置,与已有技术相比所用元器件的数量减少,成本降低。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中脉冲形成电路采用业已成熟而价格低廉的由时基集成电路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脉冲形成电路间串联连接,其中的一个脉冲形成电路的输入端与电压比较器输出端相连接,以电压比较器输出的移相控制脉冲作为输入信号,其余脉冲形成电路则以相邻的前一个脉冲形成电路的输出脉冲作为输入信号。这样,只要以一路电压比较器输出的移相控制脉冲的相位为基准,经过脉冲形成电路的递次延时,即可产生不同相位的移相触发脉冲,再经各自的脉冲放大输出电路去触发相应的晶闸管。因而,整个触发系统只要有一个由同步变压器、锯齿波形成电路和电压比较器组成的移相控制电路即可。实际上这个同步变压器也可以省略,只要从控制变压器上取出同步信号供给锯齿波形成电路即可。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所用元器件数量减少,成本降低,便于调试和维修,所需触发的晶闸管数目越多,这种积极效果越显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有电压比较器(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脉冲形成电路(1)、(2)、(3)。所说的脉冲形成电路(1)、(2)、(3)均为由时基集成电路(IC)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脉冲形成电路(1)、(2)、(3)是串联连接的,即前一个脉冲形成电路(1)和(2)的输出端分别与相邻的后一个脉冲形成电路(2)和(3)的输入端相连接,只有一个脉冲形成电路(1)的输入端与电压比较器(4)的输出端相连接。图1只示出三个脉冲形成电路(1)、(2)和(3),而根据不同控制角晶闸管数量的多少,所说脉冲形成电路的个数,也可以是其他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器研究所,未经北京电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27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桶座圈
- 下一篇:多馈源卫星电视接收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