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避震鞍座无效
申请号: | 91233251.4 | 申请日: | 1991-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6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8-12 |
发明(设计)人: | 萧景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景佳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高等学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德纬 |
地址: | 广东省顺德县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避震鞍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鞍座,特别是自行车鞍座减震避震结构的改进。
人们在骑自行车时,由于路面不平坦,致使车身产生震动,这种震动使骑车人产生不舒适的感觉,震动大时甚至会导致骑车人失去平衡而发生意外。为了减轻震动,以往都在自行车鞍座设有减震避震装置,最为普通的自行车鞍座减震避震装置是由二根或三根垂直的立簧和数根紧托在鞍座面下面并且向同一方向排列的拉簧组成,这种自行车鞍座主要缺点是组成的零件数量多,鞍座较重,造价较高,且由于担簧紧托鞍座面,使鞍座面极易磨损,使用寿命短。其它公知的自行车鞍座,其设计者为了增加减震效果,大多在鞍座的鞍面、鞍衬垫的材料方面或者在鞍座与车身连接部位做文章,如87207299号专利,公开了一种自行车鞍座就是采用吸塑工艺在鞍面上制出凸形块与人体坐骨相适应,并在凸形块的下部衬垫聚乙烯钙塑泡沫或聚氯乙烯泡沫等材料,这种鞍座虽然增强了骑车人的舒适感,但减震效果并没有增加。87205036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减震器,由滑管、套管、减震弹簧、导向块等组成,安装在车架立管内,并和鞍座相连接,这类减震器减震效果较好,但是安装更换不便,并且增加了整车价格。85203924号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扭簧取带立簧和拉簧的减震结构,扭簧虽然能产生足够的减震弹性,但由于自行车鞍座是承受骑车人体重负荷的直接受力部件,所以为了防止扭簧变形和延长使用寿命,对扭簧的强度和所选用的材质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改进减震避震装置,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减震避震效果的自行鞍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在增加减震避震效果的同时,减少鞍座的零件数量,使其结构更简单,并能减少鞍座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是在达到上述目的的同时,替换安装鞍座更加方便,并且无需增加整车价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行车鞍座由软组织座垫、避震支架、和连接装置三大部分组成。其中软组织座垫从外及由里鞍面、衬垫和底壳三层构成,底壳由硬质材料制成,呈马鞍状,并与人体坐骨相适应,鞍面包裹衬垫直接蒙在底壳之上。避震支架由托板、托架和中央避震弹簧组成,其中托板采用金属面板,也呈马鞍状,与底壳相配,其前端与托架前端相铰接,托架也采用金属制成,呈一定弧度,在托板中心部位和托架之间安装一中央避震弹簧,该弹簧承受震动冲击力。由于托架固定安装在车身之上,托板前端与托架前端相铰接,所以在托板前端形成一固定支点,中央避震弹簧和骑车人的体重负荷共同作用于托板上,使托板的受力状况似扛杆受力原理,当无震动冲击力作用时,人体体重负荷和中央避震弹簧的作用力相平衡,当震动冲击力产生时,冲击力将全部由中央避震簧承受,托板下沉,中央避震弹簧压缩,随后在中央避震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托板升起,重新达到平衡,从而将冲击力化解,实现减震避震目的。托架后端开叉,在开叉部位安装有紧固螺母、螺杆和夹座,构成鞍座与车身相连接的连接装置。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自行车鞍座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附图所示,鞍面(1)可选用人革、皮革或布料,最经济的选择为人革。衬垫(2)一般选用海棉或泡沫塑料等软组织材料。底壳(3)由硬质材料制成如硬质塑料、木板、金属面板等,最佳选择为塑料,其优点是易成型、轻便、经济。底壳(3)分布有数个圆孔,在托板(4)上亦分布有数个圆孔与之相对应,采用螺钉、螺母穿过圆孔将底壳(3)与托板(4)连接在一起。其圆孔数最佳为二个,对称分布在底壳(3)与托板(4)的后端。托板(4)的前端和托架(8)的前端由介子(5)、轴套(6)和轴销(7)铰接。在托板(4)的中心部位和托架(8)的靠近后端的位置,压冲出有凸缘的圆孔或凸起部位,中央避震弹簧(9)的两端直接套入该圆孔的凸缘或凸起部位。中央避震弹簧(9)选用碳素钢或锰丝钢绕制而成。鞍座和车身的连接装置安装在托架的后端开叉部位,由紧固螺母(10)、螺杆(11)和夹座(12)组成,安装鞍座时,可将车身立管直接套入夹座(12),调校正中、高低至最佳位置,旋紧固螺母即可使用。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景佳,未经萧景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32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