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轻便轮椅车无效
申请号: | 91233377.4 | 申请日: | 199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3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顺;刘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天顺;刘惠英 |
主分类号: | A61G5/02 | 分类号: | A61G5/02;A61G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轻便 轮椅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轮椅车,专为下肢残疾人和老年人代步而设计,是现有残疾人用轮椅车的改进。
现有的残疾人用轮椅车,主要有双手扳动轮圈的轮椅车和手摇三轮车两种。对于用手扳动轮圈的轮椅车,驾车人在行车时必须曲背沉肩,双手扳动轮圈转动驱车前进或后退,从驾车姿势和发力过程分析,驾车人费力、易疲劳,不能爬坡。对于手摇三轮车,驾车人用双手摇动拐臂旋转,经链条传动,运转较沉,驾车人必须身体前倾才能使双手摇动有力,同样使人感到费力,易疲劳,爬坡困难,且不能倒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对现有残疾人用轮椅车加以改进,提供一种乘坐舒适、坐姿自然、操作轻便、灵活、省力、可爬坡、可双手、单手或双手交替驾车、安全可靠的残疾人用轮椅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原有轮椅车的基础上,将现行的用手扳动车圈驱车前进的方式加以改进,利用杠杆原理,采用摇臂杠杆驱动传动装置,带动车轮转动,达到驱车前进的目的。所采用的传动装置有棘爪和棘轮、齿条和齿轮、磨擦鼓和磨擦带等。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棘爪和棘轮传动的具体做法是:在车轮上固定一棘轮,使车轮与棘轮同步转动;摇臂杠杆一端通过一活动支点安装在车身上,可以绕车身自由转动;摇臂杠杆上安装一可相对于摇臂杠杆运动的驱车棘爪,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驱车棘爪与棘轮相啮合。推动摇臂杠杆另一端,驱车棘爪即驱动与之啮合的棘轮转动,从而带动车轮转动。为防止驱车棘爪回程时车轮回转,在车身上安装一自锁棘爪,使行车安全可靠。为方便倒车,将驱车棘爪和自锁棘爪做成双向的,操纵倒车按钮,反向拉动摇臂杠杆,就可使轮椅车倒车行驶,灵活安全。
当本实用新型采用齿条和齿轮,摩擦鼓和摩擦带传动时,只需将其中的棘轮改为齿轮或摩擦鼓,棘爪相应地改为齿条或摩擦带即可。
为了便于休息,可以单手、双手交替架车,本实用新型可在车轴上安装摩擦差速装置;车轮与车轴固定在一起,车轴为两截半轴,经一圆锥摩擦盘交连,使两只车轮同步运转。
经本实用新型改进后,原轮椅车带钢性圆圈的车圈就可以改为普通车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左右对称,结构相同。
附图1为棘爪、棘轮传动的实施例左视图。
附图2为棘爪、棘轮传动的实施例车轮部分主视图。
附图3为可沿摇臂杠杆作纵向伸缩运动的驱车棘爪示意图。
附图4为齿轮、齿条传动示意图。
附图5为摩擦鼓、摩擦带传动示意图。
附图6为车轴经圆锥摩擦盘交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和2中:15为脚轮,6为扶手,7为车轮,11为刹车器,23为车轴,它们分别安装在车身1的相应位置上。9为棘轮,固定在车轮7上。车轮7安装在车轴23上,可绕车轴23转动。10为摇臂杠杆,上端固定一管状摇杆把手3,置于扶手6的上方;摇臂杠杆10的下端通过一轴承套在车轴23上作为活动支点16,摇臂杠杆10可绕车轴23自由转动。8为双向驱车棘爪,通过销轴安装在摇臂杠杆10的下部,可相对于摇臂杠杆10转动;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双向驱车棘爪8的前端与棘轮9相啮合。2为倒车按钮,安装在摇杆把手3的顶部,倒车拉杆12的两端分别与倒车按钮2、双向驱车棘爪8后端连接。13为双向自锁棘爪,通过销轴安装在车身1上,可以相对于车身1转动。换向拉线14的两端分别与倒车按钮2、双向自锁棘爪13的后端连接。5为刹车把手,安装在摇杆把手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天顺;刘惠英,未经刘天顺;刘惠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3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水桶
- 下一篇:液体燃料炉具的燃料自动供给装置